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②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③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④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⑤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席慕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地铁站,“地铁文明随手拍”记录下了这样的镜头:排队区域内只有一位男乘客,他自觉地站在等候区的黄色一米线以外。
在出租车行车途中,坐在后排的女乘客突然叫停车。等车靠边停下,这位女乘客往回跑了几十米,蹲下捡起一个牛奶袋子。回到车上,她轻声细气教育5岁的儿子:“这么干净的街道,不应该随手乱扔。”
到有人不以为然,认为上述男乘客和女乘客是作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表达你的观点。
根据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大学的黄老师针对班内不少同学上课玩手机,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现象开展了一项活动:学生每次上课前自愿上交手机,就能得到平时成绩的加分。这种做法在该校师生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赞成这一措施,认为:这种做法显示出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只看考试分数,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合理, 能有效激励学生专注学习。但也有人对这一举措提出质疑,认为加分得来的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科学习 的效果,分数含金量低。
针对上述两种观点,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最近,赣州市各十字路口出现了很多穿着“交通协勤”警服的“交警”。他们手拿挂着小红旗的竹竿,根据交通灯的变化,指挥管理着行人和车辆的通行。经了解发现,原来这些“交警”是汽车驾校的学员。市交通部门规定驾校学员取得驾照前,都必须到交警大队登记后,去十字路口执勤,做一天的“交警”,这样才能最终通过驾照考核。
对此,赣州市民议论纷纷,有的市民点赞……有的市民质疑……
对此事,你怎么看?
要求:①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庄栋,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8岁的他选择离开上海,重新站在母校对面那条名叫“金水路”的巷口,开始了新生活——卖凉皮。他说,这是为了创业,也是为了给知识一个具体发挥的场所。

一家由7名清华大学毕业生创建的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3D煎饼打印机。只要在电脑中输入文字或图片,就可打印出人像、建筑、卡通人物等各种形状的煎饼。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纪老人、一代才女杨绛先生曾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而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她们的话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50字。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香港启德机场位于市中心,飞机掠过闹市的时候,乘客能清楚地看见住家阳台上晒的衣服。就是这么一个被称作“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数十年直至关闭都没有出现过大灾难。深究其原因,有人说正因为危险,所以全世界的飞行员都小心翼翼,不容许自己出一点差错,启德机场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机场之一。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卢梭
(2)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以上两句名言寓有深意,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地铁站里的一群农民工师傅刷爆整个朋友圈:南京地铁早高峰,一群农民工师傅看着一班班地铁驶离,却迟迟不愿上车,问了以后才知道,不肯上车的原因是他们怕自己随身携带的行李影响到其他乘客,还说:年轻人上班要赶时间,让他们先走,我们不赶时间。于是,足足等了两个小时,他们才都上了地铁。同样的,在另一座城市发生了这样一幕:一对农民工夫妇刚从工地回来,两人鞋上沾满了泥土。丈夫脱下鞋光着脚走进便利店买东西,妻子则站在门口等待,不时向里张望。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