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云,色分白黑,形有万千,有时带雨,飘散随风,望之如画,品之如诗,引人遐想,启人感怀。
你眼中的云是什么样的?云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感悟?请以“看云”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呈现你眼中的云,表达你对云的感受、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写景抓住特征,想象合理,抒情、议论真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请以“ 的滋味”为题,书写一段你的真实经历或抒发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2)适当的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3)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真相往往隐藏在事实的背后,打开真相的钥匙是事实。
有些人想方设法弄清事情的真相;而有些时候,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到脑后了。很多时候,我们活在假相里;明白真相时,又活在假相的阴影里。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规范、字体工整;(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佛家语:“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看了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次月下荷塘边的漫步,让他暂时忘记了忧愁;《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的美景让他在被贬谪的生活中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你也同样行走过,不经意间看到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那些物……也许在瞬间触动过你的心弦,让你感慨并难以忘怀。
请以“一次不经意的行走”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1.不少于800字。2.写出你的真情实感。3.不抄袭,不套作。4.注意卷面整洁。5.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撰特稿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的巧妙和细腻。在特稿的结尾,林记者情不自禁地慨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般灵巧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所成就吧!”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句话,改变了这个小偷的一生。20年后,小偷成了台湾几家羊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您写的那篇特稿中的那句话,消除了我生活的盲点,让我想到,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
某一高考状元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有人曾经轻轻地说她“这孩子脑子还行,就手挺笨的“,这句话让她一直避免参加手工活动,长大后一直不会折纸手工。
生活中,有时候人家的一句话会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难以忘怀,激励我们奋斗;或束缚我们的手脚,让我们无法舒展。请你根据自己生活体验或感受以“一句话的影响”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近来,“佛性青年”刷爆朋友圈。所谓的“佛性青年”是对一批“90后”青年的形象称呼。他们的处事原则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对于这种“佛性”的处事方式,有人认为,“这种看淡一切的生活状态其实是对生活的不走心,是没有上进心的一种表现”;有人认为,“佛性折射出的是青年人面对生活压力的消极、怠慢、逃避的心理”;也有人认为,“人生在世,谁都不容易!佛性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新时代青年内心的淡定和包容!”
人们对“佛性青年”的看法不尽相同,你对“佛性青年”有着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徜徉孔林》中说孔子“并未推销出自己的主张”“在世时其思想并未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其实,很多优秀的灵魂在他(她)的时代中往往都是孤独的,请从《呐喊》《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红岩》中选取一个“孤独”的人物,为他(她)写一段抒情文字(或诗歌)。
要求:体现人物的精神和你对人物的情感;180字左右。
②每逢长假,许多人都会选择出游,其中很多人喜欢在外出旅行时带上书。如果你外出旅行时,从《呐喊》、《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这四本书里选择一本,你会带哪一本呢?请谈谈你的理由。要求:结合该书的内容或艺术特点;有理有据;18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