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诗,有许多富含哲理性,给人生以启迪,如卢梅坡的《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请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为题,再拟一个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主题(观点)明确突出,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有一定逻辑性。
46岁的江贤俊曾是杭州某大学副教授,教了25年英语,2017年却转行做起了快递行业。他称自己上课时,绝大多数学生都在睡觉、玩手机,做快递虽忙碌,但却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一次转行,引发热议。有人点赞,有人遗憾,有人不解。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材料一:3月15日,国务院总理***,也感谢这位记者小姐姐最后那一问。
读了上述材料,不知你有怎样的想法和思考?请结合你所掌握的材料,结合当今的时代,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诗词之美,往往就在于它可以用三言两语描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构造出一个特殊的意境。细细品读下面《蒹葭》这首诗,抓住诗中景物的特征,发挥想象,将这首诗前两句的画面与意境表现出来,并谈谈作用。
答题要求:描绘怎样的画面和意境并谈谈意境描绘的作用。不少于200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落幕,冠军是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雷海为是一个平凡的外卖小哥,一天送餐五十多单,自己的三餐进食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但他就是再忙再累,也会随身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等餐的时候看上一首,外卖送到时就背会了。文化程度不高的外卖小哥与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这种连接实在是不搭,但雷海为却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就算生活再忙碌辛苦,也阻挡不了他追求文化和精神的脚步。
即使身陷沟渠,也要仰望星空。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材料一 1978年12月,安徽风小同村的18农民,突破高度集中的生产管理体制,一起答下了土地承包责任书,怀着美好的愿望开始争夺自己的天空。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表彩了100位在改革开放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小岗村18位农民位列其中。
材料二 1979年12月,舒在《北京深秋的晚上》一诗中写道
夜,漫过路灯的警戒线
去扑灭群星
风跟踪而来,震动了每一片杨树
发出湖水般的喧响
我们也去吧
去争令天空
或者做一片小叶子
回应森林的歌唱……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俄斯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安泰俄斯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俄斯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俄斯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有个猎人外出打猎,别人劝他在枪里装上子弹,他不以为然:“打猎的地方还远着呢,到时候装一百发子弹也来得及。”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水面上浮着一大群野鸭,就在他匆忙装子弹的时候,野鸭觉察到动静,一下子都飞得无影无踪了。
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800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件:一名男子在半夜洗劫了不慎掉下露台受重伤而毫无反抗能力的女子的家,却不忍女子伤重而亡,于是报警后才离开。但事件的经过被附近的监控摄像头拍摄下来,警察成功抓获这名男子并起诉。最后在经过长达四周的激烈辩论和商讨后,法庭做出该男子无罪释放的判决。
法官的判决中有这样的话: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脆弱和阴暗的一面,对于拯救生命而言,抢劫财物不值一提。我宁愿看到下一个抢劫犯拯救一个生命,也不愿看见奉公守法的无罪者对他人所受的苦难视而不见!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材料一:一位著名企业家到商学院演讲,许多年轻人期待听到他对“区块链”“流量池”等新兴商业概念的理解,结果他们在长达4个小时的演讲中听到的都是些普通的常识。
材料二:有人问胡适:“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生命,穷尽无限知识呢?”胡适答:“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材料三:《学习进行时》: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以上三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作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