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上有个热词“晒客'。所谓“晒客”,就是热衷于用文字和照片等将私人生活在网上曝光的网友。他们将自己的一切放在网络上,与人分享,由人评说,如“晒食物”“晒行踪”“晒衣服”“晒账单”等等
你有类似的经历和相关的见闻吗?对此类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④不得抄袭、套作。
广义的微传播通常指以微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出租车呼叫台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一般认为,微传播的核心特征就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如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传播体验是“微动作”,即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鼠标点击就能完成;传播渠道是“微介质”,如手机、电脑、电视等;传播的对象是“微受众”,如小众、对象性传播。
关于“微传播”你有过什么体验、感悟或看法?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面对磨难,巴尔扎克在他的拐杖上刻下“我将粉碎一切障碍”的誓言。
(2)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
以上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障碍?为什么?请针对这个问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
人在框框内是“囚”,心在框框外就是“思”。有时我们因环境条件的限制不能离开框框,可是心可以,只要思想不受到有形框框的限制,就可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前不久,两个社会热点事件——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和罗尔事件(去年11月27日,《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等文章引发朋友圈的疯狂刷屏,白血病女童罗一笑的父亲罗尔,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的赞赏功能“卖文救女”,其原创文章经朋友的公司推广转发,短短几日就获得网友打赏260余万元)刷爆了朋友圈,但这两个事件都经历了一次次的反转。“反转”即面对一条新闻,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了某一方,可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
类似的“真相永远在路上的反转”现象不少,其出现绝非偶然。
对此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人生总有痛苦和快乐,有人认为:逃离痛苦才能得到快乐;也有人认为:逃离痛苦也就意味着放弃快乐。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古语有云:“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其实“怒目”与“低眉”只是两种不同的生存姿态罢了。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