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面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A.方与圆B.长处与短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诗,写一篇作文。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中的“渠”可以指向人、集体甚至是社会;而“活水”的载体也多种多样,书本、某个人、自然都可以是“涓涓活水”。

读这首哲理诗,你有怎样的启发、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标题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足不出户,鼠标一点,便可走遍天下。可张中行却认为,想逛北平,认真了解北平,得住上三年五年。鉴赏北平的庙会应该自己去看、去尝、去听。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请以“_______,陪我回家过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有形象,有情节,有创意。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以1000份企业问卷和15万份学生问卷为基础,做了数据调查。结论是;从2015年开始,到2017年,回国人数直线上升,出现最大海归潮。
很多人用“洄游”来形容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海归”潮。据统计,10年前,中国每送出3人留学,迎回1人;几年后,每送出10人,有一半选择回国;现在,出国留学人员中,八成选择回来。
你对目前中国的海归潮现象有怎样的看法?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江苏不仅经济发达,而且人文荟萃,单就文学、艺术领域而言,就群星闪烁,令人自豪。大家熟知的古代作家有范仲淹(苏州)、秦观(高邮)、施耐庵(兴化)、吴承恩(淮安)归有光(昆山)、徐霞客(江阴)等,古代画家有唐伯虎(苏州)、郑板桥(扬州)等;近现代作家有叶圣陶(苏州)、朱自清(东海)、钱钟书(无锡)、吕叔湘(丹阳)等,画家有徐悲鸿(宜兴)等。江苏人杰地灵,如南京为六朝古都,孙中山在此就任临时大总统,鲁迅曾在此就读,陶行知曾在此进行教育实验。如今此地集中了许多高等学府,还活跃着一批中青年作家,如苏童、叶兆言、毕飞宇等。
请以“我身边的文化”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
当前题号:5 | 题型:话题作文 | 难度:0.99
微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2017年的第一场春雪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②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暂告一段落,16岁的武亦姝一举夺魁,战胜了诸多知名学者、教师、大学生等。有人说,她弘扬了传统文化;有人说,她获胜靠死记硬背……同学,你怎么看?请发表你的意见。要求言之成理。
当前题号:6 | 题型:小作文 | 难度:0.99
在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调动听觉、视觉来描写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要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请借助这种方法描写有关“江南春天的雨”的画面。不少于200字。
当前题号:7 | 题型:小作文 | 难度:0.99
请以“快时代与慢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微写作。从下面3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 松、竹、梅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意象,请任意选其一,展开联想想象,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有文采。
(2)  2015年12,雾霾弥漫京城,环境污染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侵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北京市民行动起来,保护环境,还北京一片蔚蓝的天空。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3) 面对家人或老师善意的批评提醒,有时我们并不能接受,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并不和谐,但是真实。回想起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省察自身。请描述一个这样的场景,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当前题号:9 | 题型:小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于《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