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北岛)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古斯塔夫·勒庞)
关于传统与创新的争辩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重礼,无论婚丧嫁娶,还是登基贺寿等都有特定的礼。今人也有类似的礼,如人们在祭祀、升旗、结婚、过节、过生日、开学散学、加入某团体等特殊活动中,会举办某种仪式,也称为“典礼”。很多人注重典礼的仪式感,认为这是表达爱、敬重等情感的方式,是今后重要的回忆;也有人觉得,随着虚拟社交平台的发展,以及实用性越来越被人们看重,礼的仪式感便不再被重视。
对这种“仪式感”被淡化的现象,你是怎样看的?请以学生的身份参与《中国青年报》中学生论坛栏目的讨论,为论坛写一篇文章,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标题自拟。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对全国高中生“中国历代文学最具推广价值的作家”的问卷调查,他们眼中排名靠前的作家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陆游、关汉卿、曹雪芹、鲁迅、巴金、莫言。
请从中选择两三位作家来呈现你所了解的中国文学,写一篇文章向外国人推荐中国文学。要求选好作家,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秋以为期》的作者描述了与秋天的美好约定,其实春天也容易引发我们对自然、人生的无尽情思。请以“约会春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有感染力。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请以“吐槽孔夫子”为题,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要求: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以下是三部名著的封面图片,请任选其一,解说这一封面的设计依据。要求:结合相关作品的内容,条理清楚。
当前题号:4 | 题型:小作文 | 难度:0.99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近来,《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热映,“新四大发明”亮相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滞留国外机场的中国游客多次高呼“中国”、高唱国歌来“维权”,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发国人抵制“韩货”的狂潮……这些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爱国”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请以“我所理解的爱国主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请以“糟糕,我把 丢了”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当前题号:5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母亲节”本来是一个舶来品,源自美国。在100多年前的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在这一天,母亲们通常会收到子女的礼物和祝福。每年母亲节的日子,无论是中国的微信朋友圈,还是国外的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都成为网友们竞相表达和展示对母亲的祝福和晒礼物的场所。
对于一个微信朋友圈用户来说,在“母亲节”的朋友圈被母亲节祝福和晒礼物刷了屏。似乎一夜之间,微信朋友们个个都成了“孝子”“孝女”。 之所以微信朋友圈有着如此密集和泛滥的秀孝心现象,与中国社会特殊的文化和社会心理有关。
对这一问题你是否有自己的看法?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以“春节的故事”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当前题号:7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阅读”的讨论。
中学生“云中孤雁”我很喜欢读书;可是我不喜欢读老师推荐的书目;我喜欢看《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书,有趣味,又能轻松掌握历史知识。
大学生“疏影笛客”:我也很喜欢看书,不过我不喜欢看纸质图书,我喜欢在手机、电脑上看书,可以随时随地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多方便啊!
都市白领“锦衣夜行”: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要是读也是大体读一下,了解一下必要的信息就可以了,有必要抱着一本大书认真研究吗? 多浪费啊!
针对以上观点,你如何看? 请就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母亲节”本来是一个舶来品,源自美国。在100多年前的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在这一天,母亲们通常会收到子女的礼物和祝福。每年母亲节的日子,无论是中国的微信朋友圈,还是国外的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都成为网友们竞相表达和展示对母亲的祝福和晒礼物的场所。
对于一个微信朋友圈用户来说,在“母亲节”的朋友圈被母亲节祝福和晒礼物刷了屏。似乎一夜之间,微信朋友们个个都成了“孝子”“孝女”。 之所以微信朋友圈有着如此密集和泛滥的秀孝心现象,与中国社会特殊的文化和社会心理有关。
对这一问题你是否有自己的看法?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3月6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文艺界别举行小组讨论开放日。全国政协委员成龙谈及中国的文化创意时表示:“我们有功夫,我们有能猫,但我们没有《功夫熊猫》。”这句很能促人警醒与反思的话,最早是由“美猴王”六小龄童说的,他的一篇博文以此为标题,激励中国的电影人要勤于观察,积极创新。但无疑,此次成龙委员在全国两会上的“旧话重提”,依然不失其时代新意。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