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洁在《我的四季》中说:“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没有充分的准备,便急促地上路,经历了艰辛却遭遇失败,这样的经验让我们痛心并需要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
你有类似的经历与感受吗?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这位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据说,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曾向著名的书画家李苦禅请教学书法的方法,问道:“什么字最难写?”李苦禅回答说:“‘一’字最难写。”一位著名的书画家竟然把最简单、笔画最少的一个字看作最难的,郭兰英听到这话后,会心地笑了。
人们往往忽视最基础的东西,或者不屑一顾,目光只是盯着结果,而忘记了万事开头难;任何成功离不开一步一步的积累。
请以“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有一个年轻人,整日埋怨环境不好而使自己平庸无才。一次,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来到寺庙后,年轻人就向高僧提出了学习移山之术的请求。高僧说:“好吧,请随我来。”接着,高僧就带着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年轻人迷惑不解,高僧进一步说道:“客观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年轻人若有所悟。
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
老人坐在镇外,一个陌生人问他:"镇里住的是怎么样的人?"
"你刚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老人问。
"非常可爱,我在那里开心极了。他们和善、慷慨、乐于助人。"
"这个镇里的人也差不多。"老人说。
另外一个人走到老人跟前问他:"这个镇里住的是怎样的人?"
"你刚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老人问。
"那是个可怕的地方。他们自私、刻薄、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别人。"
"恐怕你会认为这里的人也是如此。"老人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位16岁的少年拜访一位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送你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这位少年牢牢记住智者的话,终于成了自己愉快也给别人愉快的人。
这四句富有深意的话,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自选一句或几句话,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不要写成诗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900字的文章。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