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前,“慢”是成事的基础——“欲速则不达”:好汤得靠“慢火”炖煮,健康要从“细嚼慢咽”开始,“慢工出细活”更是品质的保证。总之,“一切慢慢来!快了出错划不来”!

现在快是前进的动力——有“方便面”就不怕肚子饿,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就不怕塞车,有“宽频”就不怕资料下载中断,有“速递”就不怕礼物交寄太晚。身边的事物都告诉我们: “快! 否则你就跟不上时代! ”

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想法,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快”在今天又是否真的必要?

请围绕“快与慢”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①“给”,意蕴丰富。有一种“给”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一种“给”是“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有一种“给”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有一种“给”是“呼尔而与之”……

②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鲁迅《拿来主义》)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已经93岁高龄的黄旭华被人们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在上个世纪,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之久,黄老的亲人没人知道他究竟在干什么工作。1988年,中国进行核潜艇最危险的深潜试验时,已经62岁的黄旭华亲自下潜,试验成功时,他写了首打油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可是某地的一位律师却在网上发表不良言论,公然诋毁辱骂黄旭华院士,认为他三十年不回家,且不与父母联系,是十分不孝的。言辞低俗恶毒。这件事引发人们强烈愤慨。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像恶狗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到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作。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任何值得一做的事,都是值得做好的事。”

也有人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如:“不值得热爱”、“不值得付出”、“不值得珍视”……

还有人认为“值不值得取决于认知。只有认识到得失,并切实的感受到得失才能更加有效的认识到值不值得”。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农夫出资买下了一片农场,不久,他便发现自己吃亏上当了:这是一块既不适合种植果树,又不适合放牧的贫瘠山坡地。它除了拥有用途不大的白杨树之外,就是漫山遍野令人望而生畏的响尾蛇。农夫在“痛定”之后,决定把这块贫瘠山坡地的价值充分利用起来,将其建设成为响尾蛇的生产基地。他有计划地捕捉、繁殖响尾蛇,从中提取蛇毒,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制药,还把响尾蛇的肉做成罐头,销往各地。仅仅几年光景,生意越做越大,订货的客户络绎不绝,每年到他的农场来考察、参观的多达几万人次。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现在,城市中有这样一类年轻人,他们每天按时上班下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八个字就是生活的全部,即使到了周末,也是一个人在出租房里“躺尸”,从周五下班到第二周上班,大部分时间待在床上。

网上有很多词来形容这些年轻人,“死宅”“蹲族”“空巢青年”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单身,社交几乎为零。

2017年5月,淘宝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显示,“空巢青年”中,90后占比61%,80后占比35%。

同年稍早,百度外卖发布《“空巢青年”生活报告》。其中显示空巢青年排解孤独最常用的方式是阅读和看电影,两者的比例分别占到了40.01%和46.87%。简单的说,大部分空巢青年就是自己和自己玩。

这就岀现了一个悖论:理论上,独居的人应该多参加社交来摆脱孤独;而现实却是这些年轻人都没有了社交。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你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现象?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北”“化”这三个字都是由“人”而来的同体会意字(见下图甲骨文示例),相随而“从”,相背而“北”,相转而“化”。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自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上述的看法自选角度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①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②孟子:“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③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罗受・罗兰:“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全的、正常的、和请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

③奥古斯丁:“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和”字主要含义有:相安、协调、团结、和平、平息争端等。“和”是中国哲学中的一种理想境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读了上面五段有关“和”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选择其中一段或几段文字,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