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现在有条件向各国学习,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既不迷信自己,也不迷信外国。迷信自己和迷信外国,都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

——1979年“五四”人民日报社论《解放思想走自己的道路》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青春只有同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同爱国进步结合在一起,同先进的思想理论结合在一起,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建功立业,大有作为。”

——1999年“五四”人民日报社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14年“五四”人民日报社论《为实现中国梦激发青春力量》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时代使命。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作为即将成为新一代时代使命的“接力者”,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土豪”一词流行,反映社会心态,折射出一些富裕群体“富而不贵”的社会现实:沉溺炫耀财富,实因精神空虚;动辄挥金如土,岂非价值扭曲?先富裕起来的部分国人,有钱之后如何才能更有教养?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泉州南安一处工地,90后的搬砖工石神伟,因为在工地直播健身,成了网红,粉丝百万,被大伙称作“搬砖小伟”。不知从何时起,“网红” “闯入”大众生活,各类“网红”铺天盖地,“网红”现象成为公共话题。中国有多少“网红”?《2016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一项调查统计显示,“网红”人数目前已超过100万,八成以上是女性,清一色的锥子脸、高鼻梁、尖下巴,超过54%的受调查的95后称,渴望当主播、当“网红”。可见,在年轻一代中,想要成为“网红”已成为群体现象。同时有人认为网红繁荣背后也存有较大隐忧。

作为95后的你,对“网红”,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猛,北大毕业生却12年未回家过年,与父母决裂已6年,近日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父母“罪行”。据其书信内容,他的父母喜欢用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王猛连小时候穿衣等小事都得听妈妈的。他动手能力差,社交能力差,因此他在大学生活中也并不顺利。他还因不会剥鸡蛋而被亲戚们取笑。他不懂得如何处理类似事件,而父母未站出来保护他,导致王猛对父母一次次失望,从此不再回家。

事件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有人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有人说,儿女冷暴力,比父母过度关爱更可怕;也有人说,王猛一直把错误全归结到父母,却忽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人认为……

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熟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泰戈尔)

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③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④省花如米小,也学壮丹开。(袁枚)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霍金)

古今中外文化宝库的经典名句浩如烟海,直指人心,启迪智慧,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杭州李先生遭遇了一场家长群“危机”。因为他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老师就在家长群向李先生建议,不要再开跑车接送孩子了,理由是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李先生回怼:钱是自己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有什么不对?难道还要为照顾其他孩子的心情,特意买一辆普通汽车来接送孩子吗?为此,李先生被踢出了群。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离不开交流与沟通,过去人们交流的方式主要是“面对面”;而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喜欢通过手机或电脑“键对键”地交流。有人认为“面对面”才能心贴心,有人认为“键对键”才能更坦诚。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800字。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在互联网上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的对象是18—25岁的独生子女,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从调查结果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观点一,幸福不应是只为自己,实现父母或社会的期望才是最大的幸福;观点二,不必太在意他人的期许,这是你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书画鉴赏大家张伯驹的女儿在《忆父亲二三事》中写道:“父亲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很多:少年时就熟读《古文观止》;三千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资治通鉴》也如数家珍;唐诗宋词读记得就更多了。”这就是底子吧。从前的人,不管是写文章的、作书画的、唱戏的,都非常重视打好底子,所以他们的文章、书画、戏,才都样样到家,味道十足,很有面子。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明确观点,自拟题目。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