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一些特别重要的人,他们照耀了你的生命,成为了你人生故事中最美好的一部分。有些人,你或许许久未见;有些人,一直在你身边。也许,我们应该写写关于他们的事情。写不完所有人,就写某个人;写不完所有事,就写某些事。
以“生命中最美好的人”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书写规范,行文流畅,结构完整,使用细节描写增强文章表现力,有真情实感。800字以上。
提示:每一篇文章,除了符合写作要求,你还应该意识到,你是在展现最好的自己。结构清晰、书写规范有优势。希望你的版面是这样的:
当前题号:1 | 题型:话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孩子和妈妈住在湖心小岛,他们常常去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的前一天的傍晚,他们又来钓鱼。在美丽的月光下,孩子意外地钓起了一条很大的鲈鱼,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翕动着。他从没钓过这么大的鱼,妈妈和儿子都惊呆了。可是此时离开禁时间还有两小时,虽然周围没有一只鱼艇,没有一个钓鱼人,妈妈还是坚定地严格要求孩子将鲈鱼放生,孩子哭了。泪光中,鲈鱼抖动笨重的身躯渐渐消失。孩子再也没能钓到那样大的鱼,但他却为此终生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晚的问题,但他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最终,他成为一名成绩斐然的建筑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文体,诗歌除外,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常常与心理状态有关,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的预设就是苦,对事情的预期都是坏,他就会沉浸在愁苦里。反之,他就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快乐。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盐铁论》)
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
③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孟子》)
对于以上的言论,你有怎样的感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面对亲人,我们用拥抱表达亲切;面对朋友,我们用拥抱传递热情;面对老师,我们用拥抱传达感激之情……进一步而言,面对委屈,“拥抱”可以展示你的豁达;面对挫折,“拥抱”可以表现你的乐观;面对乌云,“拥抱”可以透射出你内心的阳光……
请以“拥抱”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展现你内心的文章。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外、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当前题号:5 | 题型:话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一篇文章。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获得成功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如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完美的。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都有着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
请以“我的理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6 | 题型:话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门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对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 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问题不限。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学习中,我们曾邂逅过这样一些中外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曹操、祥林嫂、孔明、翠翠、林黛玉、贾宝玉、关羽、周瑜、曾国藩、丹柯、别里科夫、桑提亚哥。他们或许打动过你青春的心灵,或许引发过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请选择一到两个人物形象,根据其形象的特点和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自拟标题;800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将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列为资助对象,直接把补贴款打进饭卡。这件事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学生甲:“这是一种‘隐形慈善’,既帮助了贫困学生又维护了他的个人尊严,好!”
学生乙:“这种做法初衷是好的,但不够公开透明,难保公平公正,也可能会出现‘暗箱操作’。”
学生丙:“这样悄悄地进行补助,对个人固然有好处,但对倡导帮贫扶困的风气作用有限,不如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影响力大。”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