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幅画触发了你哪些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这幅画触发了你哪些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作文。
请以“像他(她)这样的人,我实在舍不得把他(她)从记忆中删除掉。”为第一段,续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750字。
作文
“堵”是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它可以指勇敢决绝的行动,可以指及时补救的措施……还可以形容交通不畅,心情不悦……
请以“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堵”是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它可以指勇敢决绝的行动,可以指及时补救的措施……还可以形容交通不畅,心情不悦……
请以“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作文(60分)
电影《走出非洲》里说:“我们不是这里的主人,我们只是从这里经过的客人。”行走在苍苍际宇,我们都是匆匆一过客。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受?
请以“过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800字。
电影《走出非洲》里说:“我们不是这里的主人,我们只是从这里经过的客人。”行走在苍苍际宇,我们都是匆匆一过客。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受?
请以“过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有时候我们追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执著,有时候我们又追求“拿得起放得下”“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变通。对于“执著”与“变通”,我们到底该如何抉择呢?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执著与变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文体自选。
(3)不少于800字。
(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有时候我们追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执著,有时候我们又追求“拿得起放得下”“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变通。对于“执著”与“变通”,我们到底该如何抉择呢?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执著与变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文体自选。
(3)不少于800字。
(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心在高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无论身处顺境逆境,心在高处,就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就不会让自己长久地陷入狭隘陷入昬昧陷入无谓的纠杂,就可以捕捉机会,把握命运。
请以“心在高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心在高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无论身处顺境逆境,心在高处,就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就不会让自己长久地陷入狭隘陷入昬昧陷入无谓的纠杂,就可以捕捉机会,把握命运。
请以“心在高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大江健三郎小时候很怕死。有一次因病住院,哭闹不休,不肯让家人离开。后来母亲对他说:“放心吧!若是你真的死了,我会把你再生出来。”于是他安心了。不久,他又很不放心地跟母亲说:“假如将来我生下来后,怎么会知道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呢?”母亲说:“我把你所讲的话、所做的事,一件一件记下来,叫他好好学你。”
从此以后,他就小心自己的言行,不但不再惧怕死亡,而且充满希望,奋发向上,做好自己的榜样。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以“做好自己的榜样”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注意]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在报告结尾部分,温家宝总理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
其实,尊严,可以说是一个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的话题;在当今世界,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尊严有关。
请以“尊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静静的群山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的西坡长满各类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这种奇异现象的形成一直是个谜。直到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这个谜才被两位游客破解。游客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比西坡的大且密。当东坡上的雪松堆满了厚厚积雪的时候,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条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滑落。可其他的树却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雪压断,最后死亡。慢慢地,东坡上就再也看不到除雪松以外的树种了。
雪松的生存方式,是不是给你什么启示呢?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