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据一项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人群的调查显示: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在其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都受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的影响。不同的是,中老年人过去崇拜的偶像比较集中、单一;而现在,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则较为分散、多元。

请以“个人成长与精神偶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当前题号:1 | 题型:话题作文 | 难度:0.99
美国学者乔姆斯基对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学术访问,是2010年全球知识界瞩目的一件大事。他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经济变革,正在使人们摆脱穷困而增长财富,然而问题与危机依然存在,况且人类不能只重物质财富,物质的富有并不能反映人类现实与未来的全部。乔姆斯基所要强调的是,物质生活的确是表现穷与富的一个具体领域和层面,当今社会穷富悬殊依然触目惊心,然而人类的精神文化领域和层面,同样也有“穷与富”的问题。现实社会中诸如金钱与道德,财富与品行,利益与心灵,才技与人格,生活与教养等等,我们所看到的“穷与富”并非皆成正比。
请以“穷与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当前题号:2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复旦附中高三女生汤玫捷在校成绩排在100名左右。在国内许多老师看来,汤玫捷并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学生。但是,汤玫捷却因为自身特别优异的综合素质,成为2004年唯一被哈佛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汤玫捷的成功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那段时间汤玫捷每天接到不少电话希望她出书介绍成功经验。汤玫捷告诉记者,她不愿出书,不愿把自己的经历简化成抽象的“成才公式”,因为“我们是野生植物,不是园林植物。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摘自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做最好的自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
材料二: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
材料三:有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用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出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踩着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说:“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阅读以上材料,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以“求诸己”为题,展开联想,进行作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4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市声尘嚣之中,很多声音久被遮蔽,这些声音也许曾让你心中充满感动,也许曾经带给你心灵的震颤。我们究竟该如何去拾回那些渐渐远去的声音?选择倾听吧,或闲坐,或侧躺,倾听动听的音乐,倾听鸟儿的歌声,倾听四季的回声,倾听山风松涛的天籁之音,倾听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倾听是我们了解彼此心灵、领略大自然的悠悠路径。你有过这样的倾听吗?
请以“倾听 ”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5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请以“ 和我的悄悄话”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当前题号:6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某日,明朝都察院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定立意,诗歌除外。
不要套做,不要抄袭。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不看这么远,就有鼠目寸光之嫌;看得远了很容易被远处的高山、河流、沟壑所吓倒。

请你以“别让自己看得太远”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不能自己另拟题目,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

当前题号:8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有人说:忘记就是背叛。
又有人说:忘记过去才能走进新天地。
请以“忘记”为话题写一篇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字数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9 | 题型:话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季先生说:“有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总理点头称是,并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他们对“和谐”话题的探讨,相信也会引起了我们的一番思考。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构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