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北京饭店的朱师傅,已经为周恩来总理理发二十多年了。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
②2017年10月,因道路狭窄,一辆正在清理垃圾的环卫车挡住了一大学教授的车,教授下车殴打环卫工人,致其重伤,全身多处骨折。
读了上述两则材料,你有这样的感触?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我们为什么而奋斗,70年如一日:一腔热血赢得一场胜利,一个身影成就一段传奇,一个名字铭记一种精神,两弹一星引爆一个时代,18个手印变革一种制度,两袖清风团结一个民族,千万身躯捍卫家园平安,时刻坚守抗击病毒入侵,舍身忘我撑起民族脊梁。我们永远铭记,正是这一个个奋斗的身影,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七十年。未见春华,哪得秋实,奋斗是通往梦想的通行证。
以上材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宣传片《致敬最美奋斗者》的片头语,它触发了你对青春和时代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对于这一段话,你有什么触动?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决不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重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个性;还有人说虽然生活中注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并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实,很虚假。
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近日,有网友发现,不少网络商品商城中,来自高考学霸的“学霸笔记”热销。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售卖的笔记均打出“状元”的名号。有商家坦言,“来购买笔记的主要是家长,孩子自己不看。”有考入清华大学的“学霸”表示,自己高考前,就曾有人试图等他高考之后购买他的笔记。有网络商城表示,过去一年中,该商城上有超过10万本“学霸笔记”流通。而高中教师称,类似的“学霸笔记”可能只起“心理安慰”的作用。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中国文化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又有“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汉不吃眼前亏”;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又有“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秉性难改”,又有“随遇而安”……
这种有趣,同样体现在当下生活现场,如,电脑键盘录入,让各种见闻与思考直接变成了汉字,于是,一些人开始提笔忘字;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让查找资料易如反掌,于是,很多孩子开始远离字典甚至不会查字典;汽车上的GPS导航,让人们不再记路、识路……
针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阐述一下你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说劳动”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材料一: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最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底线就是生命线。
材料二: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微博中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一个人很伟大,不是因为他多伟大,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
材料三: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正能量。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民以食为天”,看似寻常的一日三餐,蕴含人世间种种滋味。烟火氤氲间,总能让人咂摸出生活的喜怒哀乐,感受到追求的酸甜苦辣,咀嚼着人世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