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有这样的评论:“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论文。题目自定,不少于800字。
有个女人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女人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女人的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此我们在看到生活中愤世嫉俗的人时,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五一”期间,重庆杨家坪步行街,图书论斤卖。一搭建的流动书店内全场图书每斤售价为18元人民币,吸引不少市民选购。购书现场很热闹,选购者踊跃,书籍种类繁多,包括时下的畅销书、中外名著等,还有不少装帧精美的精品书。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图书当萝卜白菜卖,是不尊重知识文化;有人认为有买有读,才能体现书的文化价值,利于知识的传播;也有人认为,这种销售方式可以冲淡人们对电子读物的喜爱,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手机依赖症。
以上议论,你更认可哪种观点?请将你的看法写成一篇议论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音喇叭声,鞭炮声,汽车行驶声等,是耳朵听到的有声的“声音”;浏览网页,看各种新闻,刷微博微信博客等,是心灵听到的无声的“声音”。对于这些无处不在“声音”,有人乐在其中,有人理性思考。而你对此有何想法?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一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时,我们往往要从中做出某种选择,此时此刻,你是果断选择,还是进退两难呢?你是自己拿定主意,还是顺从别人的意愿呢?你选对了,还是选错了?你对你的选择感到后悔吗?
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诸子喻山水》中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赞美水“不争”的美德,但也有人认为我们身处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中学生又正逢青春年少的时代,应该要“争”。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①潘光旦:教育者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②冯友兰:大学就是自学为主,当研究生等于学游泳,老师把你扔在池子里,游过去你就毕业了。做学生都是靠自己闯过来的,你把着他的手,那是教不出来的。
③《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④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⑤《礼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遇见或听到许多师者,你对他们有怎样的感触和认识,结合上面材料,谈谈你对师者的爱恨情仇。文中不得出现现在的师名、生名、校名。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今年一月以来,以下热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经典咏流传》、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红海行动》、人才争夺、无人驾驶汽车、抖音短视频、港珠澳大桥、西湖大学、中美贸易战争、汶川地震十周年。
某杂志社正在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主题进行征稿,请从以上热词中选取两到三个写作文章投稿。要求选好热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工整书写;不少于800字。德国哲学家尼采曾作诗谈“处世之道”说:“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这是一种追求“半”的人生哲学。但是生活中追求“全”的人也大有人在。
请选择一个角度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就此谈谈你的看法。体裁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