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全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无能为也已 ②秦军氾南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④而右手持匕首揕之⑤秦伯说,与郑人盟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⑦将军与臣有郤 ⑧皆为龙虎,成五采 ⑨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①无能为也已 ②秦军氾南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④而右手持匕首揕之⑤秦伯说,与郑人盟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⑦将军与臣有郤 ⑧皆为龙虎,成五采 ⑨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A.①②④⑦ | B.③④⑦⑨ | C.①⑤⑦⑨ | D.②⑥⑦⑧ |
下列对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雄州雾列 ②悦亲戚之情话 ③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④园日涉以成趣
⑤臣具以表闻 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⑦侣鱼虾而友麋鹿 ⑧而后乃今将图南
⑨目吴会于云间 ⑩而征一国者
①雄州雾列 ②悦亲戚之情话 ③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④园日涉以成趣
⑤臣具以表闻 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⑦侣鱼虾而友麋鹿 ⑧而后乃今将图南
⑨目吴会于云间 ⑩而征一国者
A.①③④丨②⑦丨⑤⑩丨⑥丨⑧⑨ | B.①⑧⑨丨②⑦丨③④丨⑤丨⑥⑩ |
C.①⑧⑨丨②⑦丨③④丨⑤⑩丨⑥ | D.①③④丨②⑦⑩丨⑤丨⑥丨⑧⑨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瞻衡(通“横”)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
B.逮(及,至)奉圣朝 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
C.夙遭闵凶(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 |
D.彩(色彩)彻区明 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如《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 |
B.古代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年号纪年两种。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归去来兮辞》“乙巳岁十一月”。 |
C.《陈情表》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期”是较近亲属,“功”是较远的亲属。 |
D.“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即取此意。 |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
B.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宴席中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项王、项伯东向坐”,体现了项羽、项伯尊贵的地位。 |
C.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 |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主要是民间歌谣,“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②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
B.①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②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
C.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②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
D.①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②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伐:夸耀
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好像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贳:买酒 |
B.乃并复丰,比沛 比:和……一样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担心,忧虑 |
C.我于《易)则彬彬矣 彬彬:文雅的样子 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
D.而公子亲数存之 存:使……存在 |
很多古代诗句浸润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1)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2)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4)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5)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2)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4)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5)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