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句式特征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古之人不余欺也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④若属皆且为所虏⑤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⑥大王来何操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⑧何厌之有⑨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古之人不余欺也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④若属皆且为所虏⑤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⑥大王来何操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⑧何厌之有⑨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A.①③⑤∕②⑥⑧∕⑩⑦∕④⑨ | B.①③∕②⑥⑧∕④⑦⑩∕⑨∕⑤ |
C.①③⑤∕②⑧∕④⑦∕⑩⑨⑥ | D.①⑤∕③②⑧∕④⑦⑩∕⑨⑥ |
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
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自无教训 教训:从失败中得来的经验 | B.感君区区怀 区区:愚笨,愚拙 |
C.阿母谢媒人 谢:告诉 | D.始适还家门 适:古代女子出嫁 |
下列有关《诗经》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 |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
D.《雅》分《大雅》和《小雅》,《雅》大多是当时贵族上层社会典礼宴会时演奏的乐歌,诗歌均为祝颂赞美之辞。 |
下列各句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 |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忍尤而攘诟 夫孰异道而相安 |
B.虽九死其犹未悔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
C.磐石方且厚 吾今且报府 |
D.鸷鸟之不群兮 怨灵修之浩荡兮 |
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⑦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⑦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A.①⑤ | B.②⑥ | C.③⑧ | D.④⑦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的“总角”指六七岁的小孩。 |
B.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之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半夜。 |
C.“拙荆”是 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市人家妇女的穿着。“拙荆”又作“山荆”“荆室”。 |
D.“令”含有美好之意,所以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对方的女儿为“令爱”;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对方的叔父为“令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