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历史散文以历史题材为主,如《左传》。 |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C.《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12策。 |
D.断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资治通鉴》。 |
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夫晋,何厌之有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⑤敢以烦执事⑥群臣侍殿上者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夫晋,何厌之有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⑤敢以烦执事⑥群臣侍殿上者
A.①⑤/③/②④/⑥ | B.①④/③⑥/②⑤ | C.①⑤/③⑥/②/④ | D.①④/③/⑥/②/⑤ |
下列选项中关于典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B.《汉书·冯唐传》亦载。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 |
C.庄周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答应等封邑地方的赋税征收到手后借给他一大笔钱。庄周听了生气说,车辙中的鲋鱼需要的是斗升之水,如果拖延时间去取西江之水,就等于将鲋鱼置于枯鱼之肆。后来形成了成语“涸辙之鲋”,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的人。 |
D.杨得意是汉武帝时一位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一次武帝读到《子虚赋》,连连称赞,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杨得意告诉武帝这篇赋是自己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杨得意。杨得意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这一句是说如果杨得意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就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我惋惜了。 |
下列各句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B.腹犹果然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C.气息奄奄 臣之辛苦 | D.至于成立 九岁不行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觉宇宙之无穷 |
B.引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引瓯越 |
C.或命巾车 或植杖而耘耔 |
D.请息交以绝游 去以六月息者也 |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西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作品中也有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 |
B.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已成为千古名句。 |
C.钱钟书,现代文学家、作家,先生学贯中西,被文界誉为“文化昆仑”,代表作《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人.兽.鬼》(短篇小说集),《谈艺录》(诗话),《管锥篇》(文论)。 |
D.《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