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言文各句中,特殊句式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毋令当单于/因与俱攻秦军B.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C.管仲既任政相齐/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大丈夫不能自食/岂管仲之谓乎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言文各句中,与所给例句的特殊句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选自《刺客列传》)
A.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B.广即请霸陵尉与俱
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D.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也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言文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二世使使者斩徇/酒酣B.魏王怒公子盗其兵符/长史急责广幕府对簿
C.成安君陈余闻汉袭之/至于燕D.而以公子长者能下士也/虏所生得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士耽兮,犹可说也  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B.今夫颛臾,固近于费 邦分崩离析,不能守也
C.则将用彼相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
D.谷鱼鳖不可胜食   于嗟女兮,无士耽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现在的很多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啊。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痛恨那种想要却要找借口的做法。
C.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人沉溺于爱情,不可以解脱。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猪狗吃人却不知道制止。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龟玉毁于椟中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何解忧
B.慨当
C.不用,则纸帖之
D.今蒋氏观之,犹信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月明星稀,乌鹊
B.榆柳后檐
C.鼓吹笙
D.周公吐哺,天下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C.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