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D.以乱易整,不武(被动句)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划线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刺秦王》)——宫殿的台阶下面。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台阶下面的人,请他们转达。
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古代称人有时也直称其名。在古代,通常自称称名,称人称字,也不能一概而论。自称有时不称名,代之一些谦卑的称法,如“臣”“仆”等。
C.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舒缓优柔。
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荆轲刺秦王》)——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刘病笃  ②而后乃今将图  ③雄州雾列,俊采驰  ④贾谊于长沙  ⑤琴书以消忧  ⑥谨拜表以  ⑦宾主尽东南之  ⑧吴会于云间
A.①②/③⑧/④⑥/⑤/⑦B.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C.①③/④⑤⑥/⑦/②⑧D.①②/⑧/④⑥/⑤/③⑦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当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所以“秩”,可以指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员的品级。
B.三径就荒中的“三径”引用典故,指西汉末年,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C.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别地面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如“星分翼轸”就是说洪州属于翼、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一句中的“参”“历”也是天上的星宿。
D.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官吏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其作用与柳永《望海潮》中“千骑拥高牙”中的“高牙”相似。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径荒    金砺则利B.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瓯越
C.帝子之长洲  下无地D.请交以绝游 去以六月者也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乐夫天命复奚疑?  ②问征夫以前路   ③莫之夭阏   ④复驾言兮焉求? ⑤农人告余以春及 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⑦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⑧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A.①③④/②⑤⑥⑧/⑦B.①④⑧/②⑤⑥/③⑦
C.①③④⑧/②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⑧/⑦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既东封郑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语序的一项是()
A.客何为者?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张良是时从沛公。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A.于是项伯复去。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指,目眦尽裂。
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之。
D.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拔剑,剑长,操其室。
B.(郑伯)许君焦、瑕。
C.(荆轲)发图,图穷而匕首现。
D.(高渐离)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