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与今义
(1)无能为也已
(2)舍郑以为东道主
(3)行李之往来
(4)微夫人之力
(5)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08-30 08:45: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郞,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孙子。于胥乐兮!”吾周氏见之矣!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官宪使  陟:提拔,升迁B.周环以花果竹木   艺:装饰
C.士登第时   方: 将,将要D.君子有谷,孙子   贻:给予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诸子读书间 ②乃复以科名望子孙
B.①乃从故居迁县东门    ②而士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
C.①因园中构屋五楹 ②吾周氏见之矣
D.①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公言事忤天子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对玉岩公的景仰之情的一组是(  )
①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
③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④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⑤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⑥吾于周氏见之矣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达对其子孙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期望。
B.周孺允建造杏花书屋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对父志的不忘;作者叙写杏花之宴,不仅照应了文题,还暗含了作者自己对科举功名的向往。
C.作者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人生往事,认为玉岩公的贬谪犹如屈原的流放。
D.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2)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B.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D.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小题2】选出加点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臣卑鄙  临崩寄臣大事B.受命伤先帝之明
C.遂许先帝驱驰  是众议举宠为督D.昭陛下平明之理 告先帝之灵
【小题3】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夙夜忧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增加)
【小题4】翻译: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