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
A.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狱中杂记》)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B.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C.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阿房宫赋》)
D.今臣亡国贱浮(《陈情表》)   官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组句子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
A.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B.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C.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D.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以解忧(《短歌行》)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兵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金千金,邑万家
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高余冠之岌岌兮
B.不吾知其亦已兮    大王来何操
C.是寡人之国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翱翔蓬蒿之间     ②视为止,行为迟
B.①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①《齐谐》者,志怪者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D.①汉骑追者数千人   ②而莫之夭阏者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②与遇宋将军家    ③技经肯綮之未尝    ④然卒困于此    ⑤岁得帛千匹 ⑥函谷举 ⑦臣之所好者道也 ⑧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⑨何为而在此 ⑩秦人不暇自哀    ⑪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A.①⑦//⑤⑧//②⑪//③⑨⑩//④⑥B.①⑤⑧//②⑪//③⑨⑩//④⑥//⑦
C.①⑤//②⑧⑪//③⑨⑩//④⑥//⑦D.①⑦//②⑤⑧⑪//③⑨⑩//④⑥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选项对所给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技经肯綮之未尝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戍卒叫,函谷举
④彼且恶乎待哉 ⑤复以小艇游庙中   ⑥与遇宋将军家
⑦然今卒困于此 ⑧非战之罪也
A.①②④/③⑦/⑤⑥/⑧B.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C.①②④/③⑦/⑥/⑤⑧D.①④/②/③⑦/⑤⑥/⑧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珏,唐宰相綮之诸孙也。其父徽,为河南尹张全义判官。珏少依全义居河南,举进士数不中,全义以珏属有司,乃得及第。昭宗时,为监察御史。梁太祖即位,拜左补阙。梁诸大臣以全义故数荐之,累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奉旨。末帝时,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庄宗自郓州入汴,末帝闻唐兵且至,惶恐不知所为,与李振、敬翔等相持恸哭,因召珏问计安出,珏曰:“臣有一策,不知陛下能行否?”末帝问其策如何,珏曰:“愿得陛下传国宝驰入唐军,以缓其行,而待救兵之至。”帝曰:“事急矣,宝固不足惜,顾卿之行,能了事否?”珏俯首徐思曰:“但恐不易了。”于是左右皆大笑。

庄宗入汴,珏率百官迎谒道左。贬莱州司户参军,量移曹州司马。张全义为言于郭崇韬,复召为太子宾客。明宗即位欲用任圜为相而安重诲以圜新进不欲独相之以问枢密使孔循循尝事梁与珏善因言珏故梁相性谨慎而长者乃拜珏平章事

明宗汴州,六军家属自洛迁汴,而明宗又欲幸邺都,军士愁怨,大臣颇以为言。明宗不省,上下汹汹,转相动摇,独珏称赞,以为当行。赵凤极言于安重诲,重诲惊惧,入见明宗切谏,乃诏罢其行。而珏又称赞之,以为宜罢。珏在相位既碌碌无所为,又病聋,孔循罢枢密使,珏不自安,亟以疾求去职。明宗数留之,珏章四上,乃拜左仆射致仕,赐郑州庄一区。,赠司空。

(《新五代史·卷五十四杂传第四十二》)

(注)①五代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宗即位/欲用任圜为相/而安重诲以圜新进不欲/独相之/以问枢密使孔循/循尝事梁/与珏善/因言珏故梁相/性谨慎而长者/乃拜珏平章事
B.明宗即位/欲用任圜为相/而安重诲以圜新进/不欲独相之/以问枢密使孔循/循尝事梁/与珏善/因言珏故梁相/性谨慎/而长者乃拜珏平章事
C.明宗即位/欲用任圜为相/而安重诲以圜新进不欲/独相之/以问枢密使孔循/循尝事梁/与珏善/因言珏故梁相/性谨慎/而长者乃拜珏平章事
D.明宗即位/欲用任圜为相/而安重诲以圜新进/不欲独相之/以问枢密使孔循/循尝事梁/与珏善/因言珏故梁相/性谨慎而长者/乃拜珏平章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古代臣子上奏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殿前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B.幸,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叫做“幸”,臣子受到皇帝的宠信也叫“幸”,妃、嫔等受皇帝宠爱也叫“得幸”。
C.卒,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称死;后来,“卒”成为死亡的通称。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交还官职叫作“致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郑珏的仕途之路与张全义有极大的关系。梁时他考取进士,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奉旨都因张全义的举荐帮助,到唐时“复召为太子宾客”、任平章事也是张全义举荐的。
B.郑珏是个政治小丑。唐军到来时,梁末帝束手无策,诏郑珏献策,郑珏说计策时表现得信心十足,然而面对皇帝有多大把握的追问,却说“但恐不易了”,说了等于白说,只能让人笑话而已。
C.在唐军到来时,梁末帝早已丧失人心。从“闻唐兵且至”时的“君臣恸哭”到郑珏说了“但恐不易了”,后“左右皆笑”,可以看出左右大臣只不过“助哭”而已,并非为梁的江山社稷而哭。
D.郑珏是个不问是否曲折只知点头称是的“点头虫”。皇帝要幸邺都,虽然大家反对,但他站在皇帝一边,说皇帝的做法好;但安重诲反对幸邺都进谏成功后,他又说安重诲做得好。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宗不省,上下汹汹,转相动摇,独珏称赞,以为当行。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尸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千金之资物   币:礼品
B.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曰   谢:道歉,道谢
D.图而匕首见     穷:穷尽
【小题2】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②群臣侍殿上者 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激愤。
C.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为医生。
D.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而刘夙婴疾病B.彼且奚适也C.至激于义理者不然D.是以见放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