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 |
B.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入则无法家拂士 |
C.善因祸而为福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D.以是知其能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击赵 |
下列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令以责之里正 ②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③各各竦立以听 ④欲居之以为利
⑤思试之斗以觇之 ⑥折藏之,归以示成
⑦掭以尖草,不出 ⑧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①令以责之里正 ②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③各各竦立以听 ④欲居之以为利
⑤思试之斗以觇之 ⑥折藏之,归以示成
⑦掭以尖草,不出 ⑧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A.①③⑤⑦ | B.①④⑥⑦ |
C.②③⑥⑦ | D.②⑤⑥⑧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引壶觞以自酌 |
B.持千金之资币物 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 |
C.杀人如不能举 主人不问,客不先举 |
D.沛公安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和:唱和,同声相应。
B.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确实。
D.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比:比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疑其有改悔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 皆白衣冠以送之 以其无礼于晋
C.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 仆所以留者 所以游目骋怀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 “世子”。
B. 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贱称”等等,“竖子”是对人的贱称,“仆”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C.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
D.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和:唱和,同声相应。
B.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确实。
D.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比:比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疑其有改悔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 皆白衣冠以送之 以其无礼于晋
C.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 仆所以留者 所以游目骋怀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 “世子”。
B. 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贱称”等等,“竖子”是对人的贱称,“仆”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C.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
D.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举秀才(2)由是少振(3)固求渤海 (4)广平王怀数引谈宴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休以弟亡(《魏书·崔休传》)
【小题3】第⑤段中,引用诸公的话有何作用?
【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时大儒张吾贵有盛名,四方学士成相宗慕,弟子自远而至者恒千余。
【小题5】阅读全文,请简洁的语言概括崔休的性格特点。
①崔休,字惠盛,清河人。休少孤贫,矫然自立。举秀才,入京师,与中书郎宋弁、通直郎邢峦雅相知友。尚书王嶷钦其人望,为长子娉休姊,赡以货财,由是少振。休好学,涉历书史,公事军旅之隙,手不释卷。崇尚先达,爱接后来,常参高祖侍席,礼遇次于宋、郭之辈。
②高祖南伐,以北海王为尚书仆射,统留台事,以休为尚书左丞。高祖诏休曰:“北海年少,未闲政绩,百揆之务,便以相委。”
③世祖初,休以弟亡,祖父未葬,固求渤海,于是除之。性严明,雅长治体。下车先戮豪猾数人,广布耳目,所在奸盗,莫不擒剪,百姓畏之,寇盗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时大儒张吾贵有盛名,四方学士成相宗慕,弟子自远而至者恒千余人。生徒既众,所在多不见容。休乃为设俎豆①,招延礼接,使肄业而还,儒者称为口实。
④休爱才好士,多所拔擢。广平王怀数引谈宴,世宗责其与诸王交游,免官。后除龙骧将军、洛州刺史。在州数年,以母老辞州,许之。复除吏部郎中,寻除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迁安东将军、青州刺史。青州九郡民刘通等一千人,上书颂休德政,灵太后善之。休在幽青州五六年,皆清白爱民,甚著声绩,二州怀其德泽,百姓追思之。
⑤休久在台阁,明习典礼,每朝廷疑议,咸取正焉。诸公咸相谓曰:“崔尚书下意处,我不能异也。”正光四年卒,年五十二。
(选自《魏书·崔休传》有删节)
注释:(1)古代祭祀、宴飧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举秀才(2)由是少振(3)固求渤海 (4)广平王怀数引谈宴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休以弟亡(《魏书·崔休传》)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C.以母老辞州(《魏书·崔休传》) |
D.以北海王为尚书仆射(《魏书·崔休传》) |
【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时大儒张吾贵有盛名,四方学士成相宗慕,弟子自远而至者恒千余。
【小题5】阅读全文,请简洁的语言概括崔休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