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 行李之往来
B.常痛于骨髓 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B.腹犹果然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气息奄奄 臣之辛苦D.至于成立    九岁不行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觉宇宙之无
B.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瓯越
C.命巾车 植杖而耘耔
D.请交以绝游     去以六月者也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庭柯以怡颜:随便看看
B.而刘夙疾病:缠绕
C.复驾兮焉求:说
D.家君作:县令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选项中两个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雄州列,俊采驰 则刘病
B.宾主尽东南之美    目吴会于云间
C.奚以之九万里而为 台隍夷夏之交
D.园涉以成趣 无应门五尺之僮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新州之范:   美好
B.万物之得时:   羡慕
C.或命巾车,或孤舟: 船桨
D.曷不心任去留:   顺从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齐谐》者,怪者也(志:记载)
B.苍莽者(适:返回)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告)
C.而后乃今风(培:凭) 不名节(矜:夸耀)
D.榆枋而止(触,碰)   终兄弟(鲜:少,这里是“无”)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鹤汀凫渚,岛屿之萦回  ②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蒙国恩,除臣冼马 ④程氏妹丧于武昌
A.两个“穷”字相同,两个“寻”字相同。
B.两个“穷”字相同,两个“寻”字不同。
C.两个“穷”字不同,两个“寻”字相同。
D.两个“穷”字不同,两个“寻”字不同。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崔杼盟而不变其义。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孙叔敖三为今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达也。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附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也。

天固有衰歉废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而以待耳。

晏子与崔杼盟。其辞曰:“不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胸,句兵钩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崔杼曰:“此贤者,不可杀也。”罢兵而去。晏子之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晏子可谓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措者不得与焉。故国士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

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1),匹士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处于晋,而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匹士之志,愿得而闻之。”夏后启曰:“以为可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

故贤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使其下也必义,赏罚,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知分》)

注释:(1)践绳之节:正直之士的节操。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亦有困屈匮 穷:困厄
B.直兵胸 造:制造
C.而闻晋事   迭:多次
D.赏罚 审:慎重地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达死生之分  其孰能讥之
B.故晏子崔杼盟而不变其义 不崔氏而与公孙氏者
C.俞而以待耳 不知所以而然者也
D.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 古之学必有师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有所通达,那么外物就不会迷惑他
B.则今是已
那么现在这样就是对的了
C.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会死
D.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这样之后,贤德之人和不肖之人就都能为自己所使用了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②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
【小题5】本文说“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意思是通达事理的人,通达死生之义。《滕王阁序》中说“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请结合选文和你的阅读积累,谈谈对“达人(士)”的看法。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游龙鸣山记

陶 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戒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既久,风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快,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白云深处”。于是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姜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知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溧之为州,非通都要略,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之后,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方为计,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略有改动)

(简注)
①章:通橦(chuáng),大木树。②褰(qi)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阅读指要)
本文写作者与“耆英少俊”同游龙鸣山的情景。作者游览了龙鸣山胜景,又与同游者谈笑赋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浴沂风雩”那样的快乐。文章语言凝练而优美,描绘细腻,读之有身历其境之感。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时春既久(______)  (2)鼓吹前(______)
(3)不宜田,仅可为路(______)  (4)轻岚暖霭,微袭襟帽(______)
(5)山外崇峰复嶂,无穷极(______)(6)寺长老出迎客,坐后堂(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鼓吹B.绵亘
C.夹路D.其有“甘露室”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   )
①春霁既久,负日暄丽②峭壁对立,状若华表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④其北有“甘露室”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段中“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等语,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的美景,又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浴沂风雩”那样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世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地势斗峻,褰裳。援萝,履苍莽中。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