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解释加点词。
(1)过秦论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3)追亡逐北
(4)因河为池
(5)揭竿为旗
(6)赢粮而景从
(7)非抗于九国之师
(8)骊山北构而西折
(9)不霁何虹
(10)族秦者秦也
(11)使六国各爱其人
(12)取之尽锱铢
(13)六国互丧
(14)盖失强援
(15)与嬴而不助五国
(16)始速祸焉
(17)秦击赵者再
(1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19)函梁君臣之首
(2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过秦论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3)追亡逐北
(4)因河为池
(5)揭竿为旗
(6)赢粮而景从
(7)非抗于九国之师
(8)骊山北构而西折
(9)不霁何虹
(10)族秦者秦也
(11)使六国各爱其人
(12)取之尽锱铢
(13)六国互丧
(14)盖失强援
(15)与嬴而不助五国
(16)始速祸焉
(17)秦击赵者再
(1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19)函梁君臣之首
(2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与秦相较(应当) 缦立远视(久立) |
B.河东凶亦然(收成不好)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 陈力就列(担任) |
D.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 籍吏民,封府库(登记) |
下列选项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匪来贸丝 ②交广市鲑珍 ③箱帘六七十 ④徐徐更谓之 ⑤悟言一室之内 ⑥络绎如浮云 ⑦否泰如天地 ⑧何方圜之能周兮
①匪来贸丝 ②交广市鲑珍 ③箱帘六七十 ④徐徐更谓之 ⑤悟言一室之内 ⑥络绎如浮云 ⑦否泰如天地 ⑧何方圜之能周兮
A.①②④⑤ | B.②③⑥⑦ | C.①③⑤⑧ | D.⑤⑥⑦⑧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喜爱 |
B.犹缘木而求鱼 缘:攀援,爬 |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
D.彼且奚适也 适:去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
B.乐琴书以消忧 君子远庖厨 |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
D.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 欲辟土地朝秦楚 |
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希”通“稀”,稀疏,指乐声渐渐慢下来,接近尾声。 |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颁白指头发花白。 |
C.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
D.御六气之辩 “辩”通“辨”,区分。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
B.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所见景物)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见:用在动词前,用以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
C.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表达)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导致) |
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放弃,丢下)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置:搁,安放) |
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旦日飨(犒劳)士卒/将(愿,请)子无怒,秋以为期/微(假如没有)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B.再拜(连拜两次)献大王足下/持千金之资币(礼品)物/尽收其地,进兵北略(掠夺)地 |
C.纵一苇之所如(往)/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阻挡)项王乎?/愿大王稍假借(原谅,宽容)之 |
D.阙(侵损)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何可胜(尽,完)道也哉l秦之遇将军,可谓深(刻毒)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