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入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礼竟,允无复入 竟:结束 |
B.魏明帝遣虎贲收之 收:拘捕 |
C.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夺:夺取 |
D.若才流及父 及:赶得上 |
①故当有意,卿宜查之 ②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
⑤若才流及父,当收 ⑥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②④ | D.③⑤⑥ |
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 |
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 |
C.许允做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 |
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 |
(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登车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
C.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
D.岂足多哉 多:称赞 |
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勾践说于国人曰 |
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C.善则善矣 此则寡人之罪也 |
D.舜不穷其民力 樊哙侧其盾以撞 |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
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
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A.夫子哂之 哂:笑 | B.以俟君子 俟:等待 |
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 | D.吾与点也 与:赞成 |
①加之以师旅(侵略) ②比及三年(等到) ③如会同(古代诸侯相见和共同朝见天子) ④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⑤冠者五六人(戴帽子的人) ⑥宗庙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⑦因之以饥馑(泛指荒年)
⑧以俟君子(品德学识高尚的人)
A.①③⑤⑦ | B.②④⑥⑧ | C.①③⑥⑦ | D.②④⑤⑧ |
A.子路率尔而对曰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
B.夫子哂之 哂:带有否定意味的笑 |
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 |
D.如会同,端章甫 端章甫:端着章甫 |
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A.当与秦相较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B.始速祸焉 欲速则不达 |
C.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D.至丹以荆卿为计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