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加之以
师旅
(侵略) ②
比及
三年(等到) ③如
会同
(古代诸侯相见和共同朝见天子) ④冉有、公西华
侍坐
(陪侍长者闲坐) ⑤
冠者
五六人(戴帽子的人) ⑥
宗庙
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⑦因之以
饥馑
(泛指荒年)
⑧以俟
君子
(品德学识高尚的人)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⑦
D.②④⑤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9 08:01: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份的教育特点。
【小题1】【小题2】从这则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回答。
【小题3】【小题4】作为父亲,孔子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请你就此谈谈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章节,完成下面小题。
(一)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①。”
(二)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②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①材,通“哉”。 ②矢,发誓。
(1)材料一中的“喜”字写出了子路怎样的情状?从孔子的话中又能概括出子路怎样的性格特点?
(2)材料二中,孔子为什么要发誓?从孔子的发誓中,你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平等?
同类题3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巴黎市民正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时,法院大厅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大家把幸运待选的“愚人之王”带了出来。这个人长得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在他的这种种畸形里,却透出一种不容怀疑的坚定,严肃,勇敢的性格。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爱斯梅哈尔达。(《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写于1848—1850年。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大卫·科波菲尔》)
C.高老太爷死后,高家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家》)
D.《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它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论语》)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小题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和马的态度。
【小题2】结合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小题3】结合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更认同上面哪一种标点。
同类题5
下列有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字子厚,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宋代的“古文运动”,二人并称“韩柳”,同时他们与欧阳修、苏轼等并称“唐宋八大家”。
B.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被称为“震川先生”,明代文学家,他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文风,提倡“真情流露”,发扬唐宋的优良文学传统,因此被称为“唐宋派”代表人物之一。
C.《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并且集中反映了孔子思想的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著作,语录体这一形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它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重文采,追求篇章结构。
D.“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齐备;“少牢”指诸侯祭祀时用的牛和羊。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文言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