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各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蚓无爪牙之利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为天下笑着,何也?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⑥申之以孝悌之义
⑦句读之不知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⑩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蚓无爪牙之利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为天下笑着,何也?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⑥申之以孝悌之义
⑦句读之不知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⑩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⑥/②⑨/③⑦/④⑧/⑤⑩ | B.①⑥⑧/②⑨/③⑦/④/⑤⑩ |
C.①⑥/②⑦⑨/③⑤⑩/④⑧ | D.①⑥/②⑦⑨/③⑤⑩/④⑧ |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例: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A.仰关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 |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D.而今安在哉? |
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B.雁荡具体而微者 |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 B.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
C.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 D.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
下面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A.“遇故人而止之食”中的“止”是使动用法。 |
B.“期返而食”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中的“期”的意思是一样的。 |
C.“起之不食以俟者”与“遇故人而止之食”中的“之”的意思是一样的。 |
D.“恐其自食其言也”中的两个“其”是代词,代指“故人”。 |
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 | B.见犯乃死(被动句) |
C.璧有瑕,请指示王(被动句) | D.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 |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例句: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B.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
C.断头置城上 |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
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①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
B.①问征夫以前路。②云无心以出岫。 |
C.①今臣亡国贱俘。②急于星火。 |
D.①胡为乎惶惶欲何之?②莫之夭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