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焚椒兰也 语气词“___________”表示判断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语气词“___________”表示判断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___________”表示判断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②李牧连却之③鼎铛玉石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⑤燕赵之收藏⑥日削月割⑦族秦者秦也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⑨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⑩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A.①④/②⑤/③⑧⑨/⑥⑦⑩ | B.①⑤/②⑥⑦/③⑧/④⑨⑩ |
C.①⑥⑦/②⑤⑧/③⑨/④⑩ | D.①⑥/②/③⑧/④⑦/⑤/⑨⑩ |
⑥暴霜露 省略介词“_________”,应为“_________”
⑦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_________”后省略代词“_________”,代指_________
⑧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_________”前省略主语“_________”, “_________”前省略主语“_________”
⑨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_________”前省略主语“_________”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那么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那么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那么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因此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事实上,又善者矣。
尽管,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假设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恩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那么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丰乐亭记(节选)
欧阳修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小题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涯:边际 | B.更欲久而忘归也久:久待 |
C.而名之以见事实上名:命名 | D.其可不喜且幸欤幸:幸福 |
A.①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B.①而名之以见其实 ②其信然邪?其梦耶 |
C.①那么必即醒心而望 ②封府库,而待将军 |
D.①那么凡同游于此者 ②徘徊于斗牛之间 |
A.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
C.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
D.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
(1)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
(2)假设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3)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小题5】两篇文章均阐述了欧阳修之“乐”,联系文本概括其真正的欢乐。(不用原文回答)
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让生命短促的蜉蝣寄身于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中的一粒小米。 |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全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 |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天色苍茫,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 |
D.无乃尔是过与?——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