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让生命短促的蜉蝣寄身于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中的一粒小米。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全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天色苍茫,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
D.无乃尔是过与?——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25 10:05: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重贵,孟州河阳人。姿状雄伟,善骑射。少事寿帅王审琦,颇见亲信,以甥妻之,补合流镇将。镇有群盗,以其尚少,谋夜入劫钞。重贵知之,即筑栅课民习射,盗闻之溃去。太宗在藩邸,知其勇干,召隶帐下。即位,迁至龙卫左第四军都指挥使、领河州刺史,改捧日右厢都指挥使、领蛮州团练使。

至道二年,出为卫州团练使。未行,会命五路讨李继迁,以重贵为麟府州浊轮寨路都部署。得对便殿,因言:“贼居沙碛中,逐水草牧畜,无定居,便战斗,利则进,不利则走。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太盛不来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坚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太宗善之,出御剑以赐,又累遣使抚劳。既而诸将果无大功。及还,命为代并副都部署。真宗即位,加本州防御使,徙高阳关行营副都部署。

咸平二年,契丹南侵,议屯兵杨疃,张凝领先锋遇敌,重贵率策应兵酣战,全军而还。范廷召自定州至,遇契丹兵交战,康保裔大阵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至寅,疾力战,敌乃退。时诸将颇失部分,独重贵与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明年春,以劳进阶及食邑,徙知贝州,召至劳问,复遣入郡。是冬,徙沧州驻泊副都部署兼知州事。以疾求还京就医药,既愈,连为邢州、天雄军二部署,又知冀州。景德初, 车驾幸澶渊,召还,为大内都部署。明年春,出知郑州,以疾甚,授左武卫大将军、领潘州防御使,改左羽林军大将军致仕。大中祥符三年,卒。

(选白《宋史·李重贵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太盛/不来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坚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
B.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太盛/不来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坚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
C.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太盛/不来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坚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
D.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太盛/不来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坚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藩邸:即藩王之宅第。藩王可以是宗室成员,一般拥有兵权,镇守一方。
B.申:十二地支中的一个,可以用来记时。寅,也是十二地支之一。
C.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D.车驾:本意指马驾的车,可以借指帝王所乘的车,也可以用来借指帝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重贵深得赏识。他年轻时侍奉寿帅王审琦,颇受亲近和信任,甚至与之结亲,得到提拔和重用;太宗即位后把他召至身边,加官晋职。
B.李重贵年轻有谋。他在合流镇任职时,镇上的盗贼认为李重贵年轻,想要乘夜抢掠,他毫不畏惧,精心防备,确保城镇安定。
C.李重贵见识非凡。皇帝诏令发兵大举讨伐李继迁,李重贵趁着在便殿回答皇帝的问话而上言,分析当时形势,认为诸将可能难以建功。
D.李重贵作战勇猛。与契丹交战时康保裔大阵惨遭覆灭,李重贵与张凝前去增援,虽腹背受敌但坚持作战,奋勇杀敌,最终迫使敌军退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重贵知之,即筑栅课民习射,盗闻之溃去。
②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简斋寿序

(清)张惠言

襄郑先生梦杨为余言,乾隆间常州大饥,太守金公助富民出栗以账,设局于东门之外,择邑中贤者董之。一时措绅士民,无不竭力助太守养百姓,而简斋徐君为贤。其贫待赈者,君自出资私给之。

先是,夏六月不雨,君辄赴荆溪山中购薪,积数百万束。或问何为,叹曰:“阴雨而彻桑土,岂有及耶?”已而账局设,薪苦乏,皆资于君。人多君之仁,而服君见事之豫也。俄而君遺疾殆甚,寤梦中恒喃喃语,皆与饥民问讯声也。一夕,梦神语之曰:“尔有隐德,当延算,第无忧疾。”

寤而释然,病良已。余闻而悚然。因果之说,儒者所不道,而积善获福之理,则天道之可信者。 夫为善者,苟有果报之说于其胸中,则其为善也必不诚;苟诚矣,必不求其报。而其善气之所涵煦,自有以引其泽于子孙,而况其身乎?君之得福于神,非怪也,理也。以是心慕君,恨未得识。

嘉庆辛酉冬,见君子世楠于京师,文而有容。人咸谓君有子将昌其门,则余曩者之言为不妄矣。世楠言君游山左时,闻父疾,不及束装,昼夜步行百馀里,八日而抵家。父适思干脯,君急供之,已不能食。自是见脯辄泣下,遂不御肉,至今数十年。君年五十后,尽摈尘务,与人子言孝,与人弟言悌。推其心,惟恐一日之善不及于人,而接于我者,一人之不化于善,则其心引以为大歉也。夫以因果而为善,岂君子所弗许哉!然而所以辫其诚不诚者,无他焉,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乐人善而自多其功者,谓之悖施。故君之生平,施予事甚多,而余独于世楠此言知君之能诚于中也。

于是世楠曰:“明年吾父七十有一, 正月六日为其生辰,欲乞子一言为寿,可乎?”余以为古之为寿者,主于称德劝美。以介纯嘏已耳,不必其在生日也,而况必于十年之期乎?唐人之庆开秩也,恒以十一之岁。子之亲又适当其时,余其可以无言?虽然,夫称人之德,颂人之美,将以发潜德为世劝也。

夫构浮说以祝其人之永年,而其言无所立者。余弗敢道也。故述吾所闻及所论于君者,以序之。

(《茗柯文外编》卷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君之仁 多:称赞
B.俄而君遘疾殆甚  殆:疲惫
C.有以引其泽于子孙 引:延续
D.遂不御肉 御:进用
【小题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闹饥荒前,常州干早,徐简斋奔赴荆溪山中购买柴火,可以看出他能够预判事势。
B.徐简斋病重,神灵告诉他不要担忧疾病,因为他有不为人知的德行,会延长寿命。
C.作者认为行营,心中不能存有因果报应之说,否则行善一 定不够诚恳。
D.徐简斋一生常常用财物局济他人,源于 他想积累善行荫洋子孙后代。
【小题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太守金公劝富民出菜以赈,设局于东门之外,择邑中贤者董之。
(2)夫构浮说以祝其人之永年,而其言无所立者,余弗敢道也。
【小题4】请简要概括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会罢副使,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雠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兵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许骧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
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
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当。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到了从轻处罚;对流配犯人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
D.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