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鸷鸟不群兮
②采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B. ①竞周容为度
我应他人
C. ①吾独穷困此时也 
②延伫吾将反
D. ①枝枝覆盖,叶叶相交通 
②怅然遥望,知是故人来
A.A   B.B    C.C    D.D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苟余情其信芳D.不吾知其亦已兮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是:(    )
例句:及时遣归
A.会不从许B.还必迎取
C.誓天不D.六合正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D.闻大王有意督过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兵北地,至燕南界  掠夺,夺取
B.秦之将军    对待
C.常于骨髓    疼痛
D.臣左手其袖  握,抓住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  沛公起厕(去,往)   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
B.乃令张良留(感谢) 其常在沛公(神情,神态) 大王来何(品德,品行)
C.若皆且为所虏(辈,群)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去不义(逃跑)
D.我至军中(估计) 不杯杓(能承担,能承受) 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苟余情其芳 自可断来
B.家来贵门 多后世人
C.忍而攘诟 进不入以离
D.得府君书 始还家门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高一等。
B.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死叫“薨”,称大夫死叫“不禄”,士死为“卒”,“卒”后来成为死亡的通称。
C.谥,是指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也称为谥号。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前四史”之一,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的“世家”是叙述贵族王侯之事的。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礼治”主张。
B.《陈情表》选自南朝梁代萧统主编的《文选》,《文选》又名《昭明文选》。“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
D.《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第一部大型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巴黎圣母院》,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