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特殊句式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既自以心为形役
④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⑤舆薪之不见 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⑦异乎三子者之撰 ⑧强者必怒于言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既自以心为形役
④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⑤舆薪之不见 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⑦异乎三子者之撰 ⑧强者必怒于言
A.②③⑥均为被动句 |
B.①与⑤句式类型相同 |
C.④为主谓倒装句,与其他各句均不相同 |
D.⑦⑧均为状语后置句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
B.乐琴书以消忧 君子远庖厨 |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
D.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 欲辟土地朝秦楚 |
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希”通“稀”,稀疏,指乐声渐渐慢下来,接近尾声。 |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颁白指头发花白。 |
C.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
D.御六气之辩 “辩”通“辨”,区分。 |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题目。
(2)将所写诗句按其所描写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中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①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②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③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④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⑤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1)指出各诗句所写的传统节日。(2)将所写诗句按其所描写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中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
B.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所见景物)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见:用在动词前,用以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
C.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表达)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导致) |
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放弃,丢下)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置:搁,安放) |
下列选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A.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旦日飨(犒劳)士卒/将(愿,请)子无怒,秋以为期/微(假如没有)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B.再拜(连拜两次)献大王足下/持千金之资币(礼品)物/尽收其地,进兵北略(掠夺)地 |
C.纵一苇之所如(往)/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阻挡)项王乎?/愿大王稍假借(原谅,宽容)之 |
D.阙(侵损)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何可胜(尽,完)道也哉l秦之遇将军,可谓深(刻毒)矣 |
下面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芳菲菲其弥章 ②悟言一室之内
③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④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⑥长乐王回深父
⑦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⑧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①芳菲菲其弥章 ②悟言一室之内
③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④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⑥长乐王回深父
⑦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⑧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④⑥⑥⑧ |
C.①③④⑤⑥⑦ | D.①④⑤⑧⑦⑧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的意思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后名之日“褒禅”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⑩其如土石何
①其后名之日“褒禅”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⑩其如土石何
A.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 | B.①④/③⑤⑥⑦/②/⑧⑩/⑨ |
C.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⑩ |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序,周代叫库,“观太学”中的“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
B.沛公居山东时——山东,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
C.庐冢,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艺也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