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选项中,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例句: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例句: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A.以吾一日长乎尔 | B.摄乎大国之间 |
C.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D.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 B.烛之武退秦师。 |
C.夫晋,何厌之有? |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厌之有 厌:讨厌 | B.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 |
C.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 D.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 |
下列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
B.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 |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 |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
下列词语翻译正确的是( )
A.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到。 | B.求也为之,比及三年。比,相邻。 |
C.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与,赞同。 | D.非曰能之,愿学焉。能,能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