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译为“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为“这样的话,那么将军的大仇得报,燕国见陵之战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C.“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为“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
D.“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译为“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自己并不是像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右手把秦王袖 人之力而敝之
B.乃令秦武阳副  乃装遣荆轲
C.丹不忍己之私    其无礼于晋
D.臣壮也,犹不如人 微夫人力不及此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请写出以下诗句中涉及的传统节日名称。

①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②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③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④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⑥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当前题号:3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对加点的词意义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计欲亡走燕(私下) ②礼节甚(傲慢)
B.①使人赵王书(送给) ②独有女弟二人(妹妹)
C.①于今无会(因为)    ②识盈虚之有(数目)
D.①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②于三辅(游学)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加点的词意义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行年四岁,舅母志(改变) ②形影相(慰问)
B.①而刘夙疾病(缠绕) ②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C.①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    ②六国互丧,赂秦耶(全都,一概)
D.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绳索) ②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院试在府城或省的治所举行。明代由提学官、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合格者称为生员(秀才)。应式者不分年齢大小都称童生,故也叫“童生试”。
B.乡试指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曲皇帝委派。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故又称“桂榜”,录取的叫举人。
C.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兖、青、徐、扬、荆、豫、梁、广,后九州成为中国的别称。
D.在称呼前面加“先”字,表示敬称已死的地位高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已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及时遣归
A.还必迎取B.嬉戏莫C.登即许和D.叶叶交通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选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渺渺兮予怀
C.客有吹洞箫者D.君子喻于义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项是
A.榛莽 砍伐 白露江 笼罩
B.怒者民 与,相与 未成一土筐
C.金就则利  磨刀石 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晓
D.山川相缪    同“缭”,盘绕  觞满酌 拿起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加点字词类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顺流而
A.食埃土B.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
C.则师焉,惑矣D.与其徒上高山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