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 培根
- 《论说文集》
- 莎士比亚
- 弥尔顿
- 亨利·菲尔丁
- 丹尼尔·笛福
- 斯威夫特
- 菲尔丁
- 奥斯汀
- 瓦特斯各特
- 拜伦
- 雪莱
- 狄更斯
- 夏洛蒂·勃朗特
- 艾米丽·勃朗特
- 乔治·艾略特
- 哈代
- 萨克雷
- 萧伯纳
- 劳伦斯
- 艾略特
- 培根
- 济慈
- 卡罗尔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柯南道尔
- 毛姆
- 奥斯卡·王尔德
- 彼得·梅尔
- J·K·罗琳
- 弗吉尼亚·伍尔夫
- 托尔金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下列小题。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甲)这是塞涅卡得自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确实如此。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乙)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圣经》的《旧约》启示给人们以幸福,而《新约》(丙)则启示人们通过战胜苦难去获取幸福。在圣诗中,哀歌是与颂歌相伴的,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刻画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甲)这是塞涅卡得自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确实如此。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乙)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圣经》的《旧约》启示给人们以幸福,而《新约》(丙)则启示人们通过战胜苦难去获取幸福。在圣诗中,哀歌是与颂歌相伴的,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刻画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自于 | B.启示 | C.并非……绝非…… | D.暗淡 |
A. 甲 B. 乙 C. 丙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论称誉
培根
称誉是才德底反映。但是它象镜子或其他映影的东西一样。如果它是从俗人来的,那它就多半是虚假而无价值的;并且是随着妄人而不随有德之士的。因为流俗之人是不懂得许多出类拔萃的美德的。最低级的才德能赢得他们底称誉;中等的才德能在他们心里引起惊讶或艳羡;但是对于最上的才德他们就没有识别底能力了。唯有表面上的表现和假冒的才德乃是最受他们欢迎的。
称誉的确好像一条河,能载轻浮中空之物而淹没沉重坚实之物。但是假如有地位和有见识的人同声称誉某人,则有如《圣经》所谓,“美名有如香膏”了。它底香气播满四周而且不易消逝。盖香膏底香气比花卉底香气耐久也。
可以恭维人的假原因太多了,所以一个人怀疑人家底称誉是有理由的。有一种的称誉只是出自谄谀;要是说话的人是一个普通的谄谀者,那么他就会有几种普通的套话,对于谁都可以用的;要是他是一个奸滑的谄谀者,那末他就会摹仿“谄谀者之王”的——那就是一个人底自我;一个人自以为最长于某事,或最富于某种美德,那奸滑的谄谀者就会在这些地方竭力赞成他的;但是假如他是一个大胆的谄谀者,他就会找出一个人自己感觉最缺陷的地方,自己深以为耻的地方,而坚持地说他在这些地方很有长处。
有些称誉是出自善意与尊敬心的,这种的称誉是我们对于帝王或大人物们应有的礼仪,这就是“以称誉为教训”;就是,对某些人说他们是如何如何的时候,实际就是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如何也。有些人受称誉其实是被人恶意中伤,为的是好引起别人对他们底嫉妒心;“最恶的仇敌就是那些恭维你的仇敌”;所以希腊人有句成语:“被人恶意恭维的人鼻子上要长小疮”,就好像我们底成语所谓“说谎的人舌头上要长水泡”一样。中节的称誉,用之得时,而且不俗的,确是能有好处的。
至于一个人自夸自赞,除了在很少见的情形之中,是不能成为合理的;但如果是自己称扬自己底官职或职业,则可以漂亮地并且带点豪气而为之。圣保罗在自夸的时候,常常加上一句“我说句狂话”;但是在说到他底职务的时候,他就说,“我要荣耀我底职分”。
(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他对论述“称誉”有什么作用?
【小题3】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称誉?请简要概括。
论称誉
培根
称誉是才德底反映。但是它象镜子或其他映影的东西一样。如果它是从俗人来的,那它就多半是虚假而无价值的;并且是随着妄人而不随有德之士的。因为流俗之人是不懂得许多出类拔萃的美德的。最低级的才德能赢得他们底称誉;中等的才德能在他们心里引起惊讶或艳羡;但是对于最上的才德他们就没有识别底能力了。唯有表面上的表现和假冒的才德乃是最受他们欢迎的。
称誉的确好像一条河,能载轻浮中空之物而淹没沉重坚实之物。但是假如有地位和有见识的人同声称誉某人,则有如《圣经》所谓,“美名有如香膏”了。它底香气播满四周而且不易消逝。盖香膏底香气比花卉底香气耐久也。
可以恭维人的假原因太多了,所以一个人怀疑人家底称誉是有理由的。有一种的称誉只是出自谄谀;要是说话的人是一个普通的谄谀者,那么他就会有几种普通的套话,对于谁都可以用的;要是他是一个奸滑的谄谀者,那末他就会摹仿“谄谀者之王”的——那就是一个人底自我;一个人自以为最长于某事,或最富于某种美德,那奸滑的谄谀者就会在这些地方竭力赞成他的;但是假如他是一个大胆的谄谀者,他就会找出一个人自己感觉最缺陷的地方,自己深以为耻的地方,而坚持地说他在这些地方很有长处。
有些称誉是出自善意与尊敬心的,这种的称誉是我们对于帝王或大人物们应有的礼仪,这就是“以称誉为教训”;就是,对某些人说他们是如何如何的时候,实际就是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如何也。有些人受称誉其实是被人恶意中伤,为的是好引起别人对他们底嫉妒心;“最恶的仇敌就是那些恭维你的仇敌”;所以希腊人有句成语:“被人恶意恭维的人鼻子上要长小疮”,就好像我们底成语所谓“说谎的人舌头上要长水泡”一样。中节的称誉,用之得时,而且不俗的,确是能有好处的。
至于一个人自夸自赞,除了在很少见的情形之中,是不能成为合理的;但如果是自己称扬自己底官职或职业,则可以漂亮地并且带点豪气而为之。圣保罗在自夸的时候,常常加上一句“我说句狂话”;但是在说到他底职务的时候,他就说,“我要荣耀我底职分”。
(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他对论述“称誉”有什么作用?
【小题3】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称誉?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