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中狮子象征 ,大海象征
当前题号:1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当前题号:2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实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初期法国的外省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刻画了一个冷酷、狡诈、贪婪、吝啬的暴发户典型形象。
B.《老人与海》在叙述圣地亚哥与马林鱼、鲨鱼的搏斗过程中,插入他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眼前事物的感慨,使得单调的捕鱼、斗鱼过程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C.《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被葛朗台打发到印度后发了财。他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偷税走忘恩负义的人。
D.《哈姆莱特》中,福丁布拉斯王子才能卓越,品格高尚,是哈姆莱特心中的英雄;他率领丹麦士兵为了一块弹丸之地视死如归的精神,坚定了哈姆莱特复仇的信念。
E.《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钓鱼,以及钓到那条大鱼返回港口的几天里,带了足够的面包,所缺少的是淡水。
当前题号:3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名言是哪部作品最有代表性的语言,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老人与海》
(2)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巴黎圣母院》
(4)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诗选》
(5)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哈姆雷特》
A.(1)(2)B.(3)(4)C.(1)(5)D.(3)(5)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中李纨曾发起诗社,自荐掌坛,并给自己起了“蕉下客”的别号,又给宝钗起了个“蘅芜君”的雅号,还给迎春取名“菱洲”,给惜春取名“藕榭”。
B.《飞鸟集》中写道:“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它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这里赞美的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C.《老人与海》中每个晚上老人与孩子都重复关于收网和吃晚饭的谎言。孩子不知道网已被卖掉,也没有什么鱼煮黄米饭,他相信老人,以为他独自生活也很幸福。
D.《红楼梦》的回目中常用一个字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以“懦”来表现迎春之软弱怕事,以“慧”来表现紫鹃之聪慧善良。这些字画龙点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E.《老人与海》中老人对大海抱有深情,把大海想象成为一个女性;他对海中的许多生物也抱着喜爱之情,尤其喜爱飞鱼,把它们当作海洋上的朋友。
当前题号:5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
A.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老人与海》最大的特色。老人是整个人类的美好象征;“鲨鱼”“狮子”是充斥于人类社会中邪恶势力的象征;大海象征人生的搏斗场,是人类社会的剪影。
B.《欧也妮·葛朗台》中公证人以利害关系劝葛朗台和女儿讲和。因为如果葛朗台的妻子死了,欧也妮可以凭女儿的身份继承母亲遗产。葛朗台害怕了,这才把女儿放出来。
C.《红楼梦》中,“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说的是宝玉房中两个最亲近的丫鬟,晴雯身上有黛玉的影子,而袭人则俨然又是一个宝钗。
D.哈姆莱特听完鬼神的诉说,精神的痛哭使他身体虚弱,精神颓唐,再加上与奥菲莉亚爱情的变故,他发疯了,但他最终战胜心魔,杀死了奸王克劳狄斯。
E.在第二、第三幕的发展中,恶势力越来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暗探宋恩子、吴祥子的后代子承父业,继续敲诈勒索,拉皮条的刘麻子的后代青出于蓝,依托当局要员准备开女招待“拖拉撕”,庞太监的侄子侄媳组成的迷信会道门在社会上称王称霸,甚至做着“皇帝”、“娘娘”的美梦,而一些企图有所作为的良民百姓却走投无路。
当前题号:6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简答题
(1)请说说《哈姆莱特》中的“戏中戏”指的是什么情节。
(2)桑迪亚哥是位怎样的老人?在你看来,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3)《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根据你对《红楼梦》的认识,说说这一人物在全书中的作用。
当前题号:7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兵卫与葫芦》出自志贺直哉之手,他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文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B.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C.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丹柯》充满了“有价值东西被毁坏”的悲剧性,而情节设置上一波三折又进一步凸显了主题的悲剧意味,丹柯这一英雄形象也因此显得丰厚饱满。从审美效果来说,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更能使作品获得成功。
D.《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而《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他的生活信念,也是海明威要表达的思想——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必须具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对《老人与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弄死鱼罪与非罪的思考,一方面体现了老人的心地善良,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对人生存的思考。
B.在小说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C.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
D.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早上,孩子朝门内张望,他正熟睡着。风刮得正猛,那些漂网渔船不会出海了,所以孩子睡了个懒觉,跟每天早上一样,起身后就到老人的窝棚来。孩子看见老人在喘气,跟着看见老人的那双手,就哭起来了。他悄没声儿地走出来,去拿点咖啡,一路上边走边哭。   
许多渔夫围着那条小船,看着绑在船旁的东西,有一名渔夫卷起了裤腿站在水里,用一根钓索在量那死鱼的残骸。   
孩子并不走下岸去。他刚才去过了,其中有个渔夫正在替他看管这条小船。   
“他怎么啦?"一名渔夫大声叫道。   
“在睡觉,"孩子喊着说。他不在乎人家看见他在哭。"谁都别去打扰他。”   
“它从鼻子到尾巴有十八英尺长,"那量鱼的渔夫叫道。   
“我相信,”孩子说。   
他走进露台饭店,去要一罐咖啡。   
“要烫,多加些牛奶和糖在里头。”   
“还要什么?”   
“不要了。过后我再看他想吃些什么。”   
“多大的鱼呀,"饭店老板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鱼。你昨天捉到的那两条也满不错。”   
“我的鱼,见鬼去,"孩子说,又哭起来了。   
“你想喝点什么吗?"老板问。   
“不要,”孩子说。“叫他们别去打扰圣地亚哥。我就回来。”   
“跟他说我多么难过。”   
“谢谢,”孩子说。   
孩子拿着那罐热咖啡直走到老人的窝棚,在他身边坐下,等他醒来。有一回眼看他快醒过来了。可是他又沉睡过去,孩子就跨过大路去借些木柴来热咖啡。   
老人终于醒了。   
“别坐起来,”孩子说。"把这个喝了。"他倒了些咖啡在一只玻璃杯里。   
老人把它接过去喝了。   
“它们把我打败了,马诺林,"他说。"它们确实把我打败了。”   
“它没有打败你。那条鱼可没有。”   
“对。真个的。是后来才吃败仗的。”   
“佩德里科在看守小船和打鱼的家什。你打算把那鱼头怎么着?”   
“让佩德里科把它切碎了,放在捕鱼机里使用。”   
“那张长嘴呢?”   
“你要你就拿去。”   
“我要,”孩子说。"现在我们得来商量一下别的事情。”   
“他们来找过我吗?”   
“当然啦。派出了海岸警卫队和飞机。”   
“海洋非常大,小船很小,不容易看见,”老人说。他感到多么愉快,可以对一个人说话,不再只是自言自语,对着海说话了。"我很想念你,"他说。"你们捉到了什么?”   
“头一天一条。第二天一条,第三天两条。”   
“好极了。”   
“现在我们又可以一起钓鱼了。”   
“不。我运气不好。我再不会交好运了。”   
“去它的好运,”孩子说。"我会带来好运的。”   
“你家里人会怎么说呢?”   
“我不在乎。我昨天逮住了两条。不过我们现在要一起钓鱼,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需要学。”   
“我们得弄一支能扎死鱼的好长矛,经常放在船上。你可以用一辆旧福特牌汽车上的钢板做矛头。我们可以拿到瓜纳巴科亚①去磨。应该把它磨得很锋利,不要回火锻造,免得它会断裂。我的刀子断了。”   
“我去弄把刀子来,把钢板也磨磨快。这大风要刮多少天?”   
“也许三天。也许还不止。”   
“我要把什么都安排好,”孩子说。"你把你的手养好,老大爷。”   
“我知道怎样保养它们的。夜里,我吐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   
“把这个也养养好,”孩子说。"躺下吧,老大爷,我去给你拿干净衬衫来。还带点吃的来。”   
“我不在这儿的时候的报纸,你也随便带一份来,"老人说。
“你得赶快好起来,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你可以把什么都教给我。你吃了多少苦?”
“可不少啊,”老人说。
“我去把吃的东西和报纸拿来,”孩子说。"好好休息吧,老大爷。我到药房去给你的手弄点药来。”
“别忘了跟佩德里科说那鱼头给他了。”
“不会。我记得。”
孩子出了门,顺着那磨损的珊瑚石路走去,他又在哭了。
那天下午,露台饭店来了一群旅游者,有个女人朝下面的海水望去,看见在一些空气酒听和死梭子鱼之间,有一条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一端有条巨大的尾巴,当东风在港外不断地掀起大浪的时候,这尾巴随着潮水晃来晃去。
“那是什么?"她问一名侍者,指着那条大鱼的长长的脊骨,它如今仅仅是垃圾,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了。
“Tiburon,"侍者说,"Eshark。"他打算解释这事情的经过。
“我不知道鲨鱼有这样漂亮的尾巴,形状这样美观。”
“我也不知道,"她的男伴说。
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注:①西班牙语:鲨鱼。
②这是侍者用英语讲"鲨鱼"(shark)时读别的发音,前面多了一个元音。
③他想说这是被鲨鱼残杀的大马林鱼的残骸,但说到这里,对方就错以为这是鲨鱼的骨骼了。
《老人与海》梗概: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条鱼硕大无比,老渔夫在与它搏斗三天两夜后才将他杀死。归程中,老渔夫的帆船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回港时,那条大马林鱼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一名渔夫用钓索量死鱼残骸的情节,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人们对老人行为的惊叹与赞美。
B.老人说要把鱼头给佩德里科,说明老人除了具有凶猛、强悍的品格,还有善良、敦厚之美。
C.全文多用对话的方式来叙说故事,语言简洁,明快,显示出海明威小说电报体的独特风格。
D.小说结尾写老人梦见了狮子,这具有鲜明而深刻的寓意,能引发读者的无尽想象。
【小题2】孩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作品结尾写露台饭店来的旅游者与侍者的对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