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中李纨曾发起诗社,自荐掌坛,并给自己起了“蕉下客”的别号,又给宝钗起了个“蘅芜君”的雅号,还给迎春取名“菱洲”,给惜春取名“藕榭”。
B.《飞鸟集》中写道:“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它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这里赞美的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C.《老人与海》中每个晚上老人与孩子都重复关于收网和吃晚饭的谎言。孩子不知道网已被卖掉,也没有什么鱼煮黄米饭,他相信老人,以为他独自生活也很幸福。
D.《红楼梦》的回目中常用一个字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以“懦”来表现迎春之软弱怕事,以“慧”来表现紫鹃之聪慧善良。这些字画龙点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E.《老人与海》中老人对大海抱有深情,把大海想象成为一个女性;他对海中的许多生物也抱着喜爱之情,尤其喜爱飞鱼,把它们当作海洋上的朋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5-03-12 04:04: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红楼梦》选文,完成小题。
选文一(取材于第29回)
且说宝玉因见黛玉病了,不时来问。黛玉因说道:“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之事,心中大不受用,听见黛玉如此说,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她也奚落起我来。”因此更比往日的烦恼加了百倍,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你了!罢了,罢了!”黛玉听说,冷笑了两声,“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哪里像人家有什么配得上的呢。”宝玉听了,便走来,直问到脸上道:“你这么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黛玉一时解不过这话来。宝玉又道:“昨儿还为这个起了誓呢,今儿你到底儿又重我一句!我就天诛地灭,你又有什么益处呢?”黛玉一闻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话来。今日原是自己说错了,又是急,又是愧,①便抽抽搭搭地哭起来,说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来呢!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拦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那宝玉又听见她说“好姻缘”三个字,越发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来,便赌气向颈上摘下通灵玉来,咬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劳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宝玉见不破,便回身找东西来砸。黛玉见他如此,②早已哭起来,说道:“何苦来,你摔砸那哑巴物件,有砸它的,不如来砸我。”二人闹着,紫鹃雪雁等忙来解劝。
①故事背景:黛玉讽刺衔玉而生的宝玉将来会和有金锁的宝钗配成“金玉良姻”,宝玉急得发誓说若有此心便天诛地灭。清虚观的张道士给宝玉提亲被贾母婉拒;张道士送给宝玉一个金麒麟,而史湘云也一直有一个金麒麟。
选文二(取材于第32回)
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知是贾雨村来了,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湘云笑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处,他才只要会你。”宝玉道:“我不敢称雅,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谈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她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她,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账话。”
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③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这里宝玉忙忙地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地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哪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她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地动了手,也就顾不得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得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
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地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哪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地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④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选文三(取材于第98回)
却说宝玉成家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经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到了晚间,黛玉却又缓过来了,……黛玉睁开眼一看,只有紫鹃和奶妈并几个小丫头在那里,便一手攥了紫鹃的手,使着劲说道:“我是不中用的人了。你伏侍我几年,我原指望咱们两个总在一处,不想我……”说着,又喘了一会儿,闭了眼歇着。紫鹃见她攥着不肯松手,自己也不敢挪动。看她的光景,比早半天好些,只当还可以回转,听了这话,又寒了半截。半天,黛玉又说道:“妹妹,我这里并没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说到这里,又闭了眼不言语了。那手却渐渐紧了,喘成一处,只是出气大,入气小,已经促疾得很了。
可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忙悄悄地说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地冷了。
②故事背景:黛玉听说贾府明确了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关系而一病不起。宝玉因丢失通灵宝玉而痴傻,贾母、王熙凤等安排了宝玉与宝钗的婚礼,并骗宝玉说他娶的是黛玉。
【小题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摔玉、砸玉是宝玉对“金玉良姻”的坚决否定;宝黛初会时,宝玉曾因这位“神仙似的妹妹”没有玉而发狂摔玉。
B.黛玉因金麒麟心怀不满,因此制止宝玉为自己拭泪;而她又主动地为宝玉拭汗。这说明她对人苛刻,对己宽容。
C.黛玉说“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原因是她早就感觉到了宝玉的深情,而宝玉此番肺腑之言更是明证,不必说破了。
D.紫鹃理解宝黛之间的爱情,曾为撮合二人而努力。黛玉信赖紫鹃,临死前攥着她的手,一为不舍,二为有所托。
【小题2】下列对选文中黛玉四次流泪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处:怕宝玉以为自己诅咒他而着急,因说错了话而惭愧。
B.第②处:怕玉被砸坏自己受牵累,因无人及时来劝解而担心。
C.第③处:因宝玉与自己互为知己而感动,因自己薄命而悲伤。
D.第④处:因自己不便表白而苦恼,因宝玉半天不言语而不安。
【小题3】选文三中,临终前的黛玉满怀心腹事,但没有说完“宝玉,宝玉,你好……”这句话就去世了,请结合选文或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分析黛玉说这句话时的心理。
【小题4】下面是三位学者对黛玉爱情悲剧的评论。刘大杰认为悲剧缘于黛玉对封建文化的反抗,刘敬圻认为原因是黛玉对封建道德的恪守,而王昆仑认为原因在于黛玉敏感多疑的个性。这些观点角度不同,各有道理。你最认可哪个观点?请结合选文或原著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①刘大杰:(林黛玉)鄙视封建文化的庸俗,她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她不谄上骄下,不贪图富贵,她用生命来争取她的理想,不屈服不投降,不同流合污,为了坚持自己完整的人格与幸福的爱情, 她斗争到最后一分钟。
②刘敬圻:林黛玉的名门闺秀风范,她从所受教育与习俗中养成的自我控制行为,害苦了她。换句话说,她“并不孜孜以求超越自然与社会的秩序,……也不想重新调整价值观”。无怪乎清人感叹说:“古未有儿女之情日以眼泪洗面者,古亦未有儿女之情而终身竟不著一字者,古未有儿女之情而知心小婢言不与私者。”“死黛玉者黛玉也。”
③王昆仑:宝钗和湘云存在着一天,(黛玉)和宝玉的关系就一天得不到平静与和谐。……她随时谛听着,有谁的脚步走近了宝玉的身边;随时窥伺着,宝玉的心在向着谁跳动。她的灵魂永远在紧张、惊愕之中。……她神经越敏锐,估计敌情越强;地位越孤立,假想的敌人越多,于是只有让深重的疑惧、妒恨、忧郁不断地侵蚀自己,而人生的路径也就非常狭窄了。

同类题3

(题文)五、《红楼梦》导读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完,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走了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让坐,宝钗笑道:“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便问:“下雪了么?”地下老婆们说:“下了这半日了。”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黛玉便笑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走了!”宝玉道:“我何曾说要去?不过拿来预备着。”
……
薛姨妈便命人灌了上等酒来。李嬷嬷便出来道:“姨太太,酒倒罢了。”宝玉央道:“好妈妈,我只喝一盅。”李妈道:“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那怕你喝一坛呢!不是那日我眼错不见,不知那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喜欢,给了你一口酒喝,葬送的我挨了两日骂!……” 薛姨妈笑道:“老货!只管放心喝你的去罢!我也不许他喝多了。就是老太太问,有我呢。”……那李妈听如此说,只得且和众人吃酒去。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喝冷的。”薛姨妈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
黛玉嗑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小丫环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 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一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理他。
……
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了。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正在个心甜意洽之时,又兼姐妹们说说笑笑,那里肯不吃?只得屈意央告:“好妈妈,我再吃两杯就不吃了。”李嬷嬷道: “你可仔细,今儿老爷在家,提防着问你的书!”
宝玉听了此话,便心中大不悦,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黛玉忙说道:“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只说姨妈这里留住你。这妈妈,他又该拿我们来醒脾了!” 一面悄悄的推宝玉, 叫他赌赌气;一面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妈也素知黛玉的为人,说道:“林姐儿,你别助着他了!你要劝他,只怕他还听些。”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着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了一口,想来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吃,也未可知。”李嬷嬷听了, 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的这个颦丫头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也不是。”薛姨妈一面笑着,又说:“别怕,别怕,我的儿!来到这里,没好的给你吃,别把这点子东西吓的存在心里, 倒叫我不安。只管放心吃,有我呢!……”因命:“再烫些酒来,姨妈陪你吃两杯,可就吃饭罢。”宝玉听了,方又鼓起兴来。
(选自《红楼梦》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有删节)
【小题1】(小题1)林黛玉到梨香院,一看到宝玉,就说:“我来的不巧了!”其弦外之音是什么?
【小题2】(小题2)薛姨妈、薛宝钗、李嬷嬷等人都反对宝玉喝(冷)酒,但三人劝宝玉的用意也是不同的,她们的用意各是什么呢?
(1)薛姨妈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薛宝钗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嬷嬷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小题3)写出下面判词中对应的人物
(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