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各两小题。
感遇·其七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①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因为被小人谗害,由尚书丞相被贬为荆州长史。暮年流寓,心有所感,遂作《感遇十二首》。
【小题1】分析这首诗在抒情、状物上所使用的技巧。
【小题2】分析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①·其一 张九龄(唐)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①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  ②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小题1】首联用了对偶修辞,互文以见义,写出了春兰与秋桂______、____的特征。
【小题2】联系全诗,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感遇十二首(其四)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①。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②何所慕!
注:①三株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②弋者:猎鸟的人。
【小题1】以下是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两句耐人寻味,经历过海上惊涛骇浪的孤鸿却不敢看护城河,表明人世也存在风险。
B.第五、六句使用反问句式质问高傲得意的翠鸟:站立在高高的宝树上,难道就不担心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杀吗?
C.该诗第八句中的“高明”两字是使用《左传》中的“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用得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D.该诗语言典雅,既有说理又有劝诫,意存双关,结构缜密,风格粗犷豪放,意境苍茫悠远,深得诗人敦厚之旨。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