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学生会和团委将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举办一次以“青春颂”为主题的歌咏赛,邀请你做主持人,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歌咏赛写一段开场白。要求:感情热烈,语言流畅,富有文采。不少于6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在读书中寻找体验,从这个童话和印第安人故事出发,继续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但丁。 |
B.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想。 |
C.“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花”,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
D.火烧云持久地停驻在西天。太阳已经落下去很久了,还将最后一抹光辉像扫帚一样扫向就近的云彩。 |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奉承的好话好比掺了毒药的美酒,虽然醇香可口,却让人中毒折寿;
逆耳的批评犹如配有黄连的良药,虽然难闻苦口,却让人袪病强身。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
本文恰当地运用了一些比喻、俗语、成语等,语言生动活泼,新鲜有力;说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其实,不少文学大家在描述事物,说明道理时经常使用比喻、俗语、成语等。请从你熟悉的文章中,选出一个使用比喻、俗语、成语的句子并写出来,与同学们共享。
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
B.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D.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修辞相同,衔接自然,语句顺畅。
一座大山,是一个屏障,翻越了屏障,你获得了成功与喜悦。
一本好书,是一级阶梯,登上了阶梯,你开阔了视野和胸怀。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友情如花卉,我们共同浇灌,养育出一朵娇艳的奇葩;
友情如树木,我们共同培植,栽种出一棵不凋的青松;
友情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图画。
友情如花卉,我们共同浇灌,养育出一朵娇艳的奇葩;
友情如树木,我们共同培植,栽种出一棵不凋的青松;
友情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图画。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与科研人员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与此对应的是,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陆续出现,科技呈井喷式发展。 |
B.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无法合拢成为一体。 |
C.年轻的舞者在稻田里跳舞,稀疏的雨点打在旁边的稻穗上,舞者在突来的雨点中举起高竿走动、跳跃、轻挥,就像在驱赶成群结队的偷嘴飞鸟。 |
D.英国与欧盟就“脱欧分手费”问题的谈判取得较大进展,但舆论普遍认为,英国与爱尔兰的边界问题可能会成为“脱欧”谈判进程中新的拦路虎。 |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