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关于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展经济为主,资源和环境保护为次
B.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因素都不重要
C.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D.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主,发展经济为次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东北三省图,回答问题。

(1)山脉A_________
(2)B是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发育了肥沃的_________(颜色)土壤。
(3)C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4)D是著名的_________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
(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作物熟制主要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区域。

材料2:长江中游三省城市群示意图。

(1)“长江中游经济圈”包括湖北、__________和 三个省。
(2)根据上述材料和地图反映的信息,从资源、交通和劳动力等三方面分析“长江中游经济圈”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3)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贯彻“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你有哪些实际行动?
当前题号:3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2018年10月24 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以“桥-岛-隧”结合,全长55公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港、澳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是位于珠江口东侧的澳门B.B 是位于珠江口西侧的香港
C.AB 两地都是由半岛与岛屿组成D.AB 两地的支柱产业都是博彩业
【小题2】关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以“桥-岛-隧”结合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建设人工岛是为了方便游人观景
B.建设人工岛是为了设立桥隧养护站
C.建设海底隧道是为了缩短行车距离
D.建设海底隧道是为了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小题3】关于这座大桥对香港经济发展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将香港的经济辐射力延伸到珠江西岸 ②可为香港带来与珠江三角洲腹地协同发展 的新机遇 ③粤港“生活圈”逐渐形成,为香港经济发展带来商机 ④通过旅游业“一程 多站”的合作模式提升粤港澳对外的整体吸引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将进一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带的发展。下列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C.“前店后厂”是港澳间经济合作的模式
D.港珠澳大桥使粤港澳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位于(  )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小题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土质疏松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茂密④河道淤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
【小题2】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
【小题3】下列描述体现该区域地貌特征的是 (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C.地表破碎、沟壑纵横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长江经济带发展目标中生态目标指出,2020年沿江地区生态环境要得到明显改善,读长江经济带主要省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省份主要位于我国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区;温度带中的________带
(2)图中各省,气温特点为冬季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
(3)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主要的优势条件。
(4)若你是国家领导人,就如何完成长江经济带2020年生态目标,提出三项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
当前题号:8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茶马古道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古代贸易通道,马帮为古道上的运输主力。北京某中学 学生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沿茶马古道部分路线开展了研学活动。图甲为云南与西藏之间茶马 古道线路(部分)示意图,图乙为云南省简图及三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气候资料。

阅读图文资 料,回答下列问题。

茶马古道路悠悠

(1)同学们了解到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以茶换马为主的贸易往来(如图丙所示)。根据图文资料,把序号所代表的内容填写在空格上。

古道民居有特色

(2)图丁为三种传统民居景观照片及文字介绍,选择其一,判断其为图乙中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并说明其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深山民族奔小康

茶马古道上的独龙江乡独龙族长期贫困,最近宣告整族脱贫。当地村民阿永为同学们讲述 了自己的脱贫故事:“以前我们独龙江乡非常落后,岩洞树洞作屋,过江靠溜索,政树开荒种 玉米,或狩猎、捕鱼。1964年,政府开辟了驿道,我开始跑马帮,把粮食、盐巴、药品等运 进独龙江乡,从乡里到县城来回要12天。1999年修通了公路,特别是2014年隧道贯通,我 的拖拉机升级成了大卡车,还可以把药材、菌菇、养殖的牲畜运出去,收入翻了好几番;现 在,我们不再砍树开荒,而是退耕还林,不仅保住了青山绿水,还引来了很多游客。在政府 的支持下,我们都搬进了新房,孩子们还能享受14年义务教育……眼见着,日子是一天比 一天好啦……”

(3)同学们将采访和调查内容作了总结,并制作PPT,把序号所代表的内容填写在空格上,将 PPT内容补充完整。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解放前,下图甲、乙两地区是著名的“西大荒”“北大荒”。现如今“西大荒”变成棉仓,“北大荒”变成粮仓。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都有独特的地形结构,甲区域的地形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乙区域的地表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2)“西大荒”变成棉仓,是因为生产优质___________,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北大荒”变成粮仓,其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_______(多项选择)。
A.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B.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C.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相对少D.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4)右图为②河流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读图可知M、N两汛期分别出现在春季和夏季,请解释M汛期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