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和地图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 认识省际区域
- 东北三省
- 黄土高原
- 长江沿江地带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景点不在图示区域的是
【小题2】图中的湖泊是
【小题3】南京、上海、杭州三城市所对应的序号,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景点不在图示区域的是
A.杭州西湖 | B.颐和园 |
C.古镇周庄 | D.拙政园 |
A.太湖 | B.洞庭湖 |
C.鄱阳湖 | D.洪泽湖 |
A.①②⑤ | B.④③⑧ |
C.⑦②⑤ | D.⑥⑤⑧ |
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图中甲___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
(3)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
(4)说说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至少三点)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下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2)图中甲___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
(3)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
(4)说说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至少三点)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约为53方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干旱,沙丘向南迁移 | B.地面径流少,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
C.工农业迅速发展造成的 | D.人们违反自然规律,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
A.地震、泥石流灾害日益频繁 |
B.沟谷合并、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
C.使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增,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困难 |
D.大气污染严重,气温显著升高 |
读东北地区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小题2】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小题3】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下列现象多出现在东北地区的是( )

【小题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北多南少 | B.西多东少 | C.西南少东北多 | D.东南多西北少 |
A.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植被以草原为主 |
B.纬度位置较高,河流流量大,结冰期长 |
C.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 |
D.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冬季降水比夏季多 |
A.传统民居墙体厚,北窗较大,以平顶屋为主 |
B.冬季人们喜欢在户外溜冰、滑雪 |
C.当地的风味食品多以米制品为主,如汤圆、过桥米线等 |
D.肥沃的黑土地里播种着冬小麦、青稞等作物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中左图为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右图为高速铁路分布图。
(2)修建哈大高铁时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3)东北工业基地出现了资源枯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产品竞争力不强、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请说出改进措施有哪些?
(4)A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大还是小?主要是受哪个因素影响?
材料二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它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只需3个小时。
(1)B地是哪种土地利用类型?该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分析造成该问题的人为原因是哪些?(2)修建哈大高铁时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3)东北工业基地出现了资源枯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产品竞争力不强、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请说出改进措施有哪些?
(4)A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大还是小?主要是受哪个因素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左图中A 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目前,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列举两个方面)
(3)辽中南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 海,地处 (低、中、高)纬度地区。图中C是辽宁省的行政中心 。
(4)读图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列举两个方面)
材料一:很多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辽中南工业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材料二:图是“东北平原地形图”和“辽中南地区简图”。
(2)左图中A 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目前,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列举两个方面)
(3)辽中南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 海,地处 (低、中、高)纬度地区。图中C是辽宁省的行政中心 。
(4)读图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列举两个方面)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乙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符合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
B.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
C.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重要产区 |
D.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 B.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的分界线 |
C.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 D.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
季节变化是一种综合自然现象,在不同地区季节更迭情况各不相同。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的季节变化情况。我国东北三省最接近四个地区中的:


A.![]() | B.![]() |
C.![]() | D.![]() |
读哈尔滨气候资料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哈尔滨气温的最低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分别是 ( )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


【小题1】哈尔滨气温的最低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分别是 ( )
A.1月、7月 | B.1月、8月 | C.8月、1月 | D.2月、8月 |
A.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 |
B.冬季无结冰现象 |
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
D.冬季出现了断流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