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和地图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 认识省际区域
- 东北三省
- 黄土高原
- 长江沿江地带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材料一:东北经济的表退问题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折腾了将近5年时间了,中国东北三省的GDP增速也从原来的中游水平下降到如今的各省倒数,根据2018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表显示,排在各省经济增速末尾的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GDP增速均徘徊在5%的水平,和全国6.8%的平均水平相比差了将近2个百分点,而且在地域分布上,倒数前三名均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可见中国东北的经济发展依然没有走出泥泞,恢复往昔的光荣。
材料二:东北重工业占大头,但重工业的缺陷也很明显,就是投资金额巨大,回报周期长,由于产品都是大中型机器,不面向普通消费者,不属易耗品,更新换代慢,所以重工业注定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必须一款靠国家长期持续的投资,但重工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核心骨干,其他行业是分支血肉,但只有强有力的骨干才能支撑起一个强国实力,虽然成长相对较慢,但绝不能放弃。
(2)由乙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发展经济最大的优势是:________而该工业基地也因地制宜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3)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发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如丙图中所示,辽中南地区大部分生态情况属___________区。
(4)东北平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粮食商品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______)
A.大连大力发展造船业 |
B.辽中南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一桥飞架三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它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珠港澳大桥示意图
【小题1】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成海底沉管隧道,主要是为了 ( )
A.便于大型轮船通行 | B.缩短通行距离 |
C.减少台风对船只的影响 | D.减小施工难度 |
A.海浪、漩涡、海水的侵蚀 | B.夏秋季节,台风侵袭 |
C.海底淤泥地质,需进行人工冻土 | D.深海严寒,冻土深厚 |

(1)蒙华铁路途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依次是内蒙古、___________、晋、豫、鄂、___________、赣。
(2)蒙华铁路自北向南运送煤炭资源,该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华中地区需大量调入煤炭资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划分,煤炭属于___________资源,大量使用该资源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因此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行达标排放。
材料一 2019年2月18日,国家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粤港澳合作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港珠澳大桥作为湾区内部互联互通重要工程,已于2018年1O月24日正式开通,大桥通车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
材料二 图甲为世界四大湾区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粤港澳大湾区及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四大湾区中,纬度最低的是 (填序号),濒临大西洋的是 (填序号),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填序号),旧金山湾区位于粤港澳湾区的 方向。
(2)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与香港、澳门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分工与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广东省的优势是 ,香港、澳门的优势是 。
(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广东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呈现出“服务业+制造业”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先进制造业基地是 ,现代服务业基地是 。
(4)简要分析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两点即可)
(5)借鉴其他湾区产业发展经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辽宁省濒临的边缘海有 和 。
(2)辽宁省的省会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辽宁省有丰富的 和 资源。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利于发展 工业。
(3)影响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说出两条)
(4)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全面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说出两条)

(1)图中A处是我国最大的_____盆地,该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以_____族为主.
(2)图中A省区灌溉农业发达,特色农产品有_____,为了农业灌溉,很早以前这里的人民就修建了一种叫“_____”的引水工程.
(3)图中B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这里有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叫_____,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
(4)图中B地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试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自然原因_____ 人为原因_____.措施_____。

(1)珠江三角洲是对外开放的前沿.该区位于______省东南部.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城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特别行政区,⑤是______特别行政区,⑥是______铁路,⑦是______海。
(2)珠江三角洲与下列哪个地区隔海相望______
A.东亚 | B.南亚 | C.东南亚 | D.西亚. |
(4)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是______,香港扮演“______”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扮演“______”的角色.
(5)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增多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很多外商投资转移到其他地区.请你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谈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 )
①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②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
③加强粤港澳地区之间经贸合作
④改变香港和澳门的行政区级别
⑤增强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产业新中心的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④⑤ |
材料1: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长江经济带的中部,具有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区域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力争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2:湘、鄂、赣三省地理位置示意图。
(2)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发展中,适宜的产业经济活动是_________。(多选题)
A.不断扩大湘、鄂、赣三省矿产资源的开发规模,增加产能 |
B.引进人才和资金,壮大长沙“麓谷”,武汉“中国光谷”等高新区的发展 |
C.治理和恢复江河、湖泊等湿地,促进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效益 |
D.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山区的产业,如种植经济林果,发展山村观光农业等 |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实行“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地通过分工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材料二: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实行“腾笼换鸟”战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大力引进,以实现改革开放的第二次腾飞。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略图(左图),两中学生对话图(右图)。
(2)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____________产业。
(3)改革开放40年,深圳市经济飞速发展,原因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