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白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
大国关系是利益与矛盾的反映,大国博弈是力量与智慧的角逐。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不但决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走向,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与苏联的战略矛盾是什么?请列举一个“冷战”时期关于美苏对欧洲激烈争夺的例子。
(3)结合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它的出台标志着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判断,该条文是出自于哪一个公约?为了应对美国相关组织的挑战,苏联也成立了哪一个组织来应对,从而促使怎样的世界格局形成?
(5)冷战是二战后的时代产物,它到底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还是成为了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与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针锋相对,迎头相撞。……杜鲁门则声称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苏联在战后的战略核心是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战后的苏联,以保卫国家安全特别是其西部边界的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强加在自由民族头上的极权政治,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美)杜鲁门《国情咨文》
材料四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1949年4月4日签署于华盛顿特区的某公约条文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冷战”政策是针对哪个对象提出的?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渗透”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与苏联的战略矛盾是什么?请列举一个“冷战”时期关于美苏对欧洲激烈争夺的例子。
(3)结合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它的出台标志着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判断,该条文是出自于哪一个公约?为了应对美国相关组织的挑战,苏联也成立了哪一个组织来应对,从而促使怎样的世界格局形成?
(5)冷战是二战后的时代产物,它到底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还是成为了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这里的“它”是指
A.七十七国集团 | B.上海合作组织 | C.二十国集团 | D.世界贸易组织 |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B.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 |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
当今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但欧洲则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日本也时而表现出与美国“貌合神离”,中国等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新增强。这一现象表明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 |
B.两极格局崩溃 |
C.世界经济全球化 |
D.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
在《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大国。”在当前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军事实力 |
B.经济实力 |
C.政治地位 |
D.霸权主义 |
2010年1月,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这篇社论表明( )
A.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 |
B.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的合作 |
C.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各国间经贸往来频繁 |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巨大的影响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A.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化 | 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
C.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 | D.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
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人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种现象说明
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 |
B.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 |
C.世界经济全球化 |
D.世界格局多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