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土地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广大农民的梦想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地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刘勉玉等《土地革命战争吏》

材料二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一种过渡改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通过减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来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要求农民自觉交租交息,以缓解地主阶级对土改政策的抵触,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争取地主阶级对抗日战争的支持。

——《解读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土地制度》

材料三 亿万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农民,以“保田参军”为口号,踊跃加入解放军。在物资、人力等各方面保障上,解放区农民对前方的供应也鼎力而为,粮食、棉布、军鞋等各种物资源源输入军队~蒋家王朝在大陆生存的最后一个机会.就这样在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之下化成了泡影。

——《北京日报·土改风暴》

(1)根据材料一,说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如何领导农民解决土地问题。
(2)材料二中,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3)中共在解放区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材料中,亿万农民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吃一堑,长一智。”下列行动是在吸取秋收起义的教训后作出的是(  )
A.向井冈山进军B.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召开八七会议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7月30日晚,会议刚开始不久,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言语慌张,形迹可疑。代表们随即分散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就包围并搜查了会议地点。……第二天,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开会。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画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这个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3)材料三反映的是***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材料四: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历史》第一卷

(4)材料四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会后,***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两例。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五: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5)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名称是什么?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3日晚,北京大学1000多名学生和北京十几所学校的代表,集会于北大法科礼堂,报告巴黎和会的情况。会场上群情激愤。一位学生当场咬破中指,裂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字。与会者声泪俱下,热血沸腾。大会决定5月4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从6月3日起学生重新走上街头演讲。北京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当日有170多名学生被拘,第二天又有700多名学生被捕。但是,学生们并未屈服,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多达5000余人。……经过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人民有了新的觉醒。特别是青年中的一批先进分子,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重新考虑中国的前途,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案。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武装起义也相继失败,***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条件艰苦的井冈山,开创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1)材料一体现了青年学生怎样的爱国精神?这些精神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共产党人是如何开创“井冈山精神”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请你说说革命精神与革命实践的关系。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们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B.国民大革命
C.五四运动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校准备举办一次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图片展,以下为其中四幅:

请把以上反映历史史实的图片名称填入相应的位置。
栏目名称
开天辟地
北伐凯歌
星火燎原
万里长征
图片名称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 ,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B.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D.完成了共产党军队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1927年)

材料二 ***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3)从材料二得知,***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4)材料三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行军”途中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