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7月30日晚,会议刚开始不久,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言语慌张,形迹可疑。代表们随即分散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就包围并搜查了会议地点。……第二天,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开会。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画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这个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3)材料三反映的是***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材料四: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历史》第一卷

(4)材料四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会后,***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两例。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五: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5)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名称是什么?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面对近代百年的磨难与沧桑,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自强,追求国家光明未来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晚清政府签下了哪一不平等条约?“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近代中国步入了怎样的社会?
材料二 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据所学知识回答,发动这场变法的“维新党”是什么阶级?

材料三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3)“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

材料四 ***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

  ——《***的九十年》

(4)材料四涉及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大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体会。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识读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引发图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该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2)说出图二中会议召开的重大历史意义?
(3)图三中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作用?
(4)图四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作用?
(5)通过以上图片,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校准备举办一次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图片展,以下为其中四幅:

请把以上反映历史史实的图片名称填入相应的位置。
栏目名称
开天辟地
北伐凯歌
星火燎原
万里长征
图片名称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1921-1949年,***为新中国的诞生整整奋斗了28 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日出东方”预示着***的诞生,***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自从有了***,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新”表现在哪里?
(2)“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3)“星火燎原”指***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谁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他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他的文章,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文中的“他”是
A.黄兴B.周恩来C.陈独秀D.李大钊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的诞生:“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的对应不准确的是
A.1919—1927年—开天辟地,实现共和
B.1927—1937年—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C.1937—1945年—统一战线,团结抗战
D.1945—1949年—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一个***党史展览中,展出了一幅示意图(下图)。这一展品揭示了(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C.***诞生的阶级基础
D.***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