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 鸦片战争
- 林则徐虎门销烟
- 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甲午中日战争
-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晚清政府签下了哪一不平等条约?“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近代中国步入了怎样的社会?材料二 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据所学知识回答,发动这场变法的“维新党”是什么阶级?材料三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3)“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材料四 ***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
——《***的九十年》
(4)材料四涉及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大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什么?(5)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体会。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材料一 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材料二 如下甲:洋务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乙: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2)仔细分析材料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它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3)据材料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意识喷薄而出后,中国进行了一次旨在谋求“制度变革”的尝试。这次尝试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发生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材料 三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4)材料三反映了张謇什么主张?他是如何践行这一主张的?(5)综合分析以上内容,你认为历史上的有识之士落实“家国情怀”的方式是什么?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南京为名,《南京条约》是在哪一侵略战争后签订的?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2)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实施了怎样的暴行?面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罪行的不当言论,你认为日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输掉起码的良知?
(3)“南京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标志着蒋介石南京国民党政府覆灭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饱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反抗侵略,探索图强的抗争史。让我们将目光投射回100多年前,一起去感受那交织着腥风血雨和忠肝义胆的历史画卷。
(屈辱见证)
(1)根据图一思考,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战争?制造图二惨景的强盗是谁?图三所示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慑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了大门。
材料二: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请你写出“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并列举一例中国人民在上述战争中反抗侵略的史实。
(2)图一、图二是哪一运动的产物?此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3)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图四揭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
时间贸易 | 1795年—1799年 | 1830年—1833年 |
英国输华商品总值 | 540万银两 | 730万银两 |
中国输英商品总值 | 570万银两 | 990万银两 |
A.大量走私鸦片 | B.发动侵华战争 | C.要求五口通商 | D.中英协定关税 |
A.金田起义 | B.虎门销烟 | C.火烧圆明园 | D.抗击八国联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