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化工业史资料》在描述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时说道:“铁路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下列关于此现象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B.国民党发动内战
C.官僚资本的玉迫D.一战后我国民族工业的产品质量下降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民族工业是指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产生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
B.主要分布于上海等沿海地区
C.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
D.主要集中于机器制造重工业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材料二 如下甲:洋务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乙: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2)仔细分析材料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它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据材料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意识喷薄而出后,中国进行了一次旨在谋求“制度变革”的尝试。这次尝试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发生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材料 三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4)材料三反映了张謇什么主张?他是如何践行这一主张的?
(5)综合分析以上内容,你认为历史上的有识之士落实“家国情怀”的方式是什么?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文学和艺术创作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代表个时代的风貌,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同时,时代的精神也为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下列作品中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A.《毕业歌》B.《义勇军进行曲》C.《国际歌》D.《黄河大合唱》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④③①C.②⑤③①④D.⑤②④③①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名称
时间
领导人
胜利的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林彪、罗荣桓
使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战略后方,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
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机读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中涂“正确”;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机读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中涂“错误”;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机读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中涂“未涉及”。
(1)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首先发动了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3)淮海战役是由林彪、罗荣桓领导的。
(4)辽沈战役的胜利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当前题号:6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④国共都达成了停止或者避免内战的意向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协定”。

(1)材料中“双十协定“是国共双方哪一次谈判的成果?
(2)李芳同学学完《内战爆发》这一课后认为,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才会三次电邀***来谈判。李芳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当前题号:8 | 题型:辨析题 | 难度:0.99
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南京是百年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它既是一座悲情之城,更是一座英雄之城。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南京为名,《南京条约》是在哪一侵略战争后签订的?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2)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实施了怎样的暴行?面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罪行的不当言论,你认为日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输掉起码的良知?
(3)“南京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标志着蒋介石南京国民党政府覆灭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