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 繁荣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如下图)。

(1)请写出材料一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下图为《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

(2)材料中的“吐蕃”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唐太宗将哪位公主嫁到了吐蕃?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3)杜甫的诗描写了唐朝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之为什么?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材料四: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的东市、西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4)根据材料四回答唐都长安的地位如何?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步辇图》唐蕃会盟碑的文物图片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展览。据此判断,这次展览主要反映
A.唐与靺鞨的关系 |
B.唐与吐蕃的关系 |
C.唐与回纥的关系 |
D.唐与南诏的关系 |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
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
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指我国隋朝创立的(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科举制 | D.三省六部制 |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A.注重门第家世 |
B.取士方式多样 |
C.关注道德品质 |
D.公开公平竞争 |
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 唐太宗 | 唐玄宗 |
政治 |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
经济 |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
文化 |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二 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摘編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