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三国时期,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
A.黄岩岛B.钓鱼岛C.台湾D.海南岛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
A.208年,赤壁之战
B.220年,曹丕称帝
C.221年,刘备称帝
D.222年,孙权称王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诸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图中A、B、C分别代表的是哪三个国家吗?它们的建立者是谁?
A:    
B:    
C:    
(2)图中D、E两点曾发生过两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写出当时的作战地点。
(3)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台湾,找出台湾的位置并写出当时的名称。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二: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曹操“以弱为强”打败袁绍的原因是什么。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成反面人物的代表。京剧《击鼓骂曹》:“到如今出了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对于上述三则材料中文字和历史中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观点就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观点就不同,感同身受就不同
B.对于文学中的历史人物,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情节的需要,进行了虚构
C.我们要将历史和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历史的真实性
D.文学源于历史,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信服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张大爷是个京剧迷,没事就爱哼几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他唱的是三国时的
A.曹操
B.周瑜
C.孙权
D.诸葛亮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
A.蜀锦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之一
B.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
C.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源,使国库空虚
D.蜀锦生产技术落后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A.208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