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是为了纪念
A.诸葛亮B.周瑜C.刘备D.孙权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在208年所写的《龟虽寿》中的诗句。下列对诗中的“壮心”的分析,最恰当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政治主动
B.消灭关中的割据势力,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D.打败南方的孙权、刘备,统一全国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蜀东晋前秦B.西楚东晋前秦C.蜀东晋梁D.蜀东晋张楚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观察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请填写:A _________;B_________。
(2)结合所学回答,这一时期人口的迁徙呈现的特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B.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除汉
D.建立魏国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赤壁之战发生于208年,这一时间还可表述为
A.2世纪初期B.2世纪末期
C.3世纪初期D.3世纪末期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三国历史故事会”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A.单刀赴会
B.七擒孟获
C.空城计
D.赤壁之战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A.魏、吴、蜀
B.魏、蜀、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东汉末年,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示意图是
A.
B.
C.
D.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