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二: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曹操“以弱为强”打败袁绍的原因是什么。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二: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曹操“以弱为强”打败袁绍的原因是什么。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成反面人物的代表。京剧《击鼓骂曹》:“到如今出了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对于上述三则材料中文字和历史中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观点就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观点就不同,感同身受就不同 |
B.对于文学中的历史人物,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情节的需要,进行了虚构 |
C.我们要将历史和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历史的真实性 |
D.文学源于历史,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信服 |
张大爷是个京剧迷,没事就爱哼几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他唱的是三国时的
A.曹操 |
B.周瑜 |
C.孙权 |
D.诸葛亮 |
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
A.蜀锦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之一 |
B.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 |
C.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源,使国库空虚 |
D.蜀锦生产技术落后 |
周杰伦的歌曲《乱舞春秋》中有一句“曹魏枭雄在,蜀汉多人才”,这一句歌词中的“曹魏”建立于哪一年
A.200年 |
B.208年 |
C.220年 |
D.222年 |
抓住特征,根据独特之处来加深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比如383年,494年,626年都是“一肩挑两头”(中间一个数,挑左右两个相同的数)的年代。你会把383年和哪一场战役联系在一起呢
A.巨鹿之战 |
B.官渡之战 |
C.淝水之战 |
D.城濮之战 |
前秦、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淝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 )
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 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
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
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 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
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通过历史图片挖掘背后的历史信息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历史学科能力,通过以下图片,你可以了解到哪一场战役的过程( )


A.赤壁之战 |
B.官渡之战 |
C.淝水之战 |
D.巨鹿之战 |